【本報記者報道】香港與內地恢復通關在即,突添變數,繼天津之後,廣州亦發現省內首宗Omicron病例,為境外輸入。至於東莞出現兩宗新冠肺炎無症狀感染個案,兩名患者曾到深圳。有專家說,有關個案沒有在社區擴散,暫時毋須過份擔心,亦有呼吸系統專科醫生指出,如果該個案造成社區爆發,便可能影響通關。另外,政務司司長李家超昨日率領相關政策局和部門代表,在深圳與廣東省副省長張新及內地相關部門和市政府代表舉行會議,商討落實逐步有序恢復「通關」的安排細節。
廣州市衞健委昨日在疫情記者會公布,發現廣東首例境外輸入Omicron陽性病例,該名67歲男患者11月27日從外國入境,集中隔離期間,多次核酸檢測均陰性,上星期六解除隔離後,乘搭航班抵達廣州白雲機場,之後閉環轉送越秀區的住所進行居家隔離,星期日採集核酸檢測樣本後,星期一凌晨發現呈陽性,經進一步檢查和專家會診,確診為新冠肺炎普通型,目前病情穩定。
由入境日起計算,患者是在時隔超過兩個星期後才驗出陽性,廣州當局強調,Omicron並不影響現有檢測試劑的靈敏度。截至星期二中午,累計排查超過一萬人,結果均為陰性。
患者時隔逾2周後驗出陽性
東莞市衞生健康局公布,當地出現兩宗新冠肺炎無症狀感染個案,兩人都曾到深圳。兩名患者住在東莞市大朗鎮,月初由省外返到東莞,曾到深圳市寶安機場,以及東莞的街市、卡啦OK、餐廳等地方。東莞市對大朗鎮全區開展全員核酸篩查,並配合交通實施臨時管控,對進出大朗鎮的所有道路的出入口實施交通全面管控,因為就醫、特定公務等需要進出的民眾,須持48小時內核酸檢測陰性證明。
呼吸系統專科醫生梁子超稱,廣州患者未能在集中隔離時就驗出陽性,他坐飛機及返回家中途中有機會接觸到不少人,情況不理想,估計他或有較長的潛伏期,因此在14天的集中隔離亦不能確診,但也有可能是在集中隔離設施受到交叉感染,有待內地調查。他相信該名患者先檢測陰性,才可乘坐飛機回廣州,坐飛機時未必有傳染性,暫時社區風險仍低,如果之後發現患者的密切接觸者,如家人等有感染,便代表有風險,而假如真的出現風險,可能會影響兩地通關。政府專家顧問,中大呼吸系統科講座教授許樹昌表示,該個案沒有散出社區,認為毋須過份擔心。
李家超率團深圳商通關安排
另外,李家超昨日率團到深圳與廣東省官員商討通關安排。李家超在會上表示,現已進入全面落實準備有序通關的階段,以隨時待命為目標。會議聚焦的問題包括口岸的檢疫流程、人流控制、通關口岸佈局和應變安排等,對通關後人員往來人數逐步增加的處理方法至關重要。當局又提到在會上匯報「港康碼」系統開通情況,開通至今五天已有超過46萬人申請帳戶,雙方跟進轉碼及互相協助的細節,稍後會作進一步系統對接測試。
當局表示,雙方積極跟進聚焦的問題、聯防聯控互相配合和應變機制等,在會議中達成多方面共識,並就恢復通關的準備細節定下工作分配。雙方同意對口單位保持溝通和全面協作,以落實通關細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