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报道】本港新增26908宗新冠检测呈阳性个案,包括12040宗经核酸检测确诊病例,全部是本地感染,以及14868宗快速检测呈阳性的个案。衞生防护中心传染病处主任张竹君认同确诊数字正在高位横行,她留意到近日市面的人流增加,唿吁市民减少外出,如果防疫有松懈,疫情有机会反弹。她又表示,新增个案中有一宗涉及L452R变种病毒株,显示相关变种病毒的传播链未完全截断,社区仍有小量个案。
张竹君公布,经衞生署公共衞生化验服务处、私家化验所及或社区检测中心新增12040宗确诊,另快测呈报平台共有14868名市民登记及成功确认,已对相关患者发出隔离令。综合计算,本港增26908宗确诊,全数为本地个案。
核酸个案中,1545宗个案由医管局确诊,2113宗由衞生署公共衞生化验服务处确诊,余下8382则由私家化验所及或社区检测中心直接确诊。由衞生署公共衞生化验服务处确诊的个案中,一人怀疑感染Delta变种,另有436宗疑染Omicron,余下的1676宗未完成或病毒量不足未能进行基因排序。
Delta变种重现响警号
对于确诊个案中,出现一宗Delta个案,张竹君表示,相关比例较低,但相信在社区仍有少量个案,未完全切断。她亦提到,根据初步数字,个别死亡个案涉及Delta,大部分则涉及Omicron。
她又指,有人反映社区近日的人流增加,会影响传播情况,但强调确诊数字目前仍然高企,而且亦未有下跌,唿吁市民紧守衞生措施及减少外出。张竹君引述两间大学有用数学模型预计疫情走势,会横行一到两个星期,视乎社区人流、社交距离情况等。当局会研究有关走势,比较与现实数字有否差距。
她表示,按照世衞指引,患者一般在康復后三个月内有免疫力,再次发病的机会较细,但都需要注重身体情况,以免传染其他人。张竹君又表示,患者康復后的核酸检测可能呈阳性一段时间,有些可能一到三个星期、甚至更久,只是体内残余病毒被敏感的核酸检测验出,不代表有传染性、未康復或再次感染。。她亦指,确诊个案急增,导致政府的派送物资工作有滞后,但重申各部门已用尽一切方法加强派递能力。
另外,每日确诊数字暂俳佪于约3万余宗,中大医学院赛马会公共衞生及基层医疗学院助理教授郭健安昨在港台节目表示,根据数学模型推算,疫情已刚见顶,目前状况会横行两至三星期,估计本港会有450万至500万人受感染,7000至9000名患者死亡,5月底至6月初始有望回落至约千宗,要达致清零则有难度。
他又认为,市民染疫后康復及接种疫苗人口增加,疫情感知下降,或令市面人流復增,疫情随时反弹,现阶段不宜放宽社交距离措施,认为最少跌穿5位数,始可考虑微调。
医学会传染病顾问委员会联席主席曾祈殷于同一节目则指,预计现时当局公布的确诊人数未反映实际感染情况,相信部分市民感染后未有呈报。他又形容,本港感染人数之多,基本上定有一个在附近,他引述有本港学者估算每日实际上或有十多万人受感染,唿吁市民注意衞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