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報道】香港新增168名新冠患者死亡,當中143人是在過去一日逝世。對於港大醫學院內科學系臨床教授孔繁毅指出,政府計算死亡率的方法錯誤,稱現時實際感染人數為400萬,分母不應以100萬人計算,若分母以400萬計算,死亡率約為0.18%。衞生防護中心昨日開始不再稱為「死亡率」,而改稱「呈報個案病死率」。
香港再多168名新冠患者離世,年齡51歲至100歲,當中143人在過去一日離世,包括70名院舍院友,有80人沒接種新冠疫苗;另外25宗是滯後呈報個案。過去一日死亡的五名較年輕患者,本身有腎衰竭、心瓣疾病及癌症等。現時有19名患者危殆,32人嚴重,108人在深切治療部留醫。
衞生防護中心傳染病處主任張竹君指出,這波疫情累計7,207人死亡,96%為60歲以上人士,56%居於安老院或殘疾人士院舍。呈報個案病死率為約0.6%,其中,沒有接種新冠疫苗者病死率達3%,已接種疫苗人士的病死率隨接種劑數遞減,只接種一劑為0.84%,已接種兩劑和三劑疫苗者分別為0.12%和0.02%。
對於孔繁毅估計社區有400萬人感染,認為染疫死亡率應以感染人數為分母,而非呈報個案數字。張竹君昨日表示,計算方法可以參考,但衞生防護中心不掌握社區真正的確診人數,目前只能以呈報個案作死亡率分析,即「呈報個案病死率」。
醫管局總行政經理(病人安全及風險管理)何婉霞表示,局方正分析第五波疫情的死亡個案,包括死者曾否接種疫苗、有否長期病,以及當中有否不作心肺復甦術的個案,研究所得資料可為治療新冠病人提供參考,而來自各公立醫院聯網和大學的專家會已獲邀參與分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