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 04月 30日
星期三
   | 氣 溫 : 29 度
搜尋新聞
簡体中文
即時新聞 視頻新聞 要聞港聞 社 評國際兩岸 財 經 娛 樂 體 育 馬 經 副 刊 昔 日

消費者籲選低鈉香腸 減患高血壓風險
發佈日期 : 2022-05-17

消委會建議消費者盡量揀選較低脂及低鈉的產品。

【本報記者報道】消費者委員會建議市民,若決定購買香腸,在揀選產品時,可根據包裝上的產品描述、配料及營養標籤,盡量揀選較低脂及低鈉的產品,減低患上高血壓及心血管疾病的風險。

消委會表示,今次測試發現,雖然不同種類的香腸樣本均含豐富的蛋白質,但是逾85%屬高鈉食物,半數樣本屬高脂食物,而樣本的總脂肪含量最多可相差5.5倍。另外,香腸屬於加工肉類,國際癌症研究機構於2015年把加工肉類歸類為「令人類致癌」(即第1組別物質)。現時國際上沒有進食加工肉類的安全水平,世衞建議人們應節制進食加工肉類,以減少患癌的風險。

因此,消費者不宜經常進食香腸等加工肉類作為吸收蛋白質的主要來源,應保持均衡飲食,選擇非加工肉類、海鮮、蛋、乾焗原味果仁、乾豆和豆製品;這些食物的蛋白質含量亦普遍較加工肉類為高。

除此之外,消委會認為,市民購買前應細心查看包裝是否完整,並留意食用期限,確保產品沒有過期。購買後,應根據包裝指示存放香腸,一般存放在攝氏4度或以下的地方,開封後應盡快食用完畢,而在烹調加工肉類時,應避免高溫的烹調方法例如煎 炸、燒烤。

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