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 04月 30日
星期三
   | 气 温 : 29 度
搜寻新闻
繁体中文
即时新闻 视频新闻 要闻港闻 社 评国际两岸 财 经 娱 乐 体 育 马 经 副 刊 昔 日

香港鼠患严重 却无法显示老鼠实际数目或出现次数 申诉署调查揭食环署鼠患指数无反映实况
发佈日期 : 2022-05-27

申诉专员公署人员视察保安道街市时看到的情况。
香港鼠患问题严重。
食环署街市服务承办商在2020年清理垃圾及清洗街
申诉专员赵慧贤公布主动调查结果。
申诉专员公署人员视察保安道街市时看到的情况。
香港鼠患问题严重。

【本报记者报道】香港鼠患问题严重,不过申诉专员公署主动调查食物环境衞生署的防治鼠患工作,发现「鼠患指数」不足以反映鼠患实况,每半年才进行一次,让数据容易滞后,而公署亦曾派员到深水埗、湾仔及元朗视察,发现食环署虽然有着力在后巷进行灭鼠,但部份后巷仍存在较大的环境衞生问题。申诉专员建议,食环署研究制订「综合鼠患指数」,加强前线及督导人员的培训,并对违规档户严格执行租约条款,甚至研究引用更多合适的法例。

申诉专员调查发现,目前食环署每半年进行的鼠患指数调查容易出现数据滞后,而且未必能反映老鼠实际数目及出现次数,认为应改良调查方法、纳入更多因素计算,亦可邀请本地大学等参与探讨制定更全面的「综合鼠患指数」。

建议邀大学探讨制定更全面指数


公署较早前派员前往元朗、深水埗区及湾仔区,以及黄大仙和土瓜湾的街市视察,发现食环署清洁工作只集中于公用地方,已租出的摊档仍是靠商贩收市后自行清洁,但个别摊档外仍堆积垃圾、杂物和海鲜残渣,部份街道后巷衞生问题仍严重,显示当局监管不足、或致鼠患问题加剧,认为食环署应为清洁程度定立客观标准,并加强巡查次数、包括进行突击巡查,亦可研究引用更多合适法例进行执法。

公署表示,食环署近年每年平均接获超过一万宗鼠患投诉,公署曾要求食环署说明深水埗区、中西区和九龙城区的投诉内容,但食环署只能作笼统解说,质疑未能充份掌握投诉趋势,强调投诉数字是显示市民是否受鼠患滋扰,应投放更多资源整理和分析投诉详情,以更有效调配人手和资源,将持续监察食环署去年10月起改良的资讯系统成效。

未能清晰说明中西区等投诉内容

「鼠患指数」是计算鼠饵被老鼠咬囓比率,署方会以未煮熟蕃薯块作为鼠饵。深水埗区议会防治社区虫患鼠患工作小组主席麦伟明认为,「鼠患指数」反映不到实况,因为区内很多食肆,老鼠会选择咬食食肆留下的食物或残渣,未必会选择署方的鼠饵。他又说,部分鼠饵会摆放在署方会定期清理的后巷,这些地点鼠患问题未必是最严重。

至于食环署职工权益工会主席区邦添说,要证明老鼠是相关摊档导致,才能作出警告或惩罚,但老鼠会四处走,如果因为有老鼠就向商户採取行动,程序上有困难。他指出,由于承办商人员流动性大,要熟习区内环境,例如哪些是清洁黑点等都需要时间。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