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報道】醫管局轄下指定13類醫療處所,包括專科門診診所,今天起規定病人及陪診者須打齊3針疫苗才可使用服務。雖然局方容許病人出示到訪前48小時內核酸檢測陰性結果作替代,但卻拒絕病人家屬及照顧者任何方式替代;換言之,最終只有逼病人到場後單獨見醫生,對一些長者、腦退化、精神病患者,醫生僅能靠他們自述病情斷症,欠缺家人提供資料。《成報》昨晚向醫管局查詢,局方指可保持彈性,卻未有透露具體做法,也沒有回應是否有否向前線醫護人員提供清晰指引。因此,預料各人各施各法,醫患關係繃緊,或病人索性停止覆診,有病人說唯有改為輪候急症室取藥。
今日起「疫苗通行證」將擴展至食衞局、衞生署及醫管局轄下13類指定醫療處所,服務使用者和訪客(包括病人家屬或陪診人士)均要符合疫苗接種要求。若服務使用者仍未打針或未打齊針,可用48小時內核酸檢測陰性結果代替,他們屆時須按處所人員要求出示相關證明,供處所人員檢查,但毋須掃描「疫苗通行證」二維碼。
醫管局總行政經理劉家獻昨天在記者會上重申,為確保緊急的醫療服務不受影響,「疫苗通行證」安排不適用於普通科門診及急症室等。
無具體做法 病人家屬料被彈來彈去
劉家獻特別提醒病人家屬或陪診人士必須符合「疫苗通行證」要求,不能以到訪前檢測陰性結果代替,有關安排詳情已上載醫管局專科門診網頁。他強調,必定會以病人醫療需要為優先考慮,並會按實際情況,彈性處理。
為確保緊急的醫療服務不受影響,「疫苗通行證」安排不適用於普通科門診及急症室等以及洗腎中心、日間化療中心、老人科日間醫院等,該等醫療處所作為防疫措施,現時已因應服務使用者的情況實施同日快速抗原測試安排,「疫苗通行證」安排亦不適用於此類醫療處所。
普通科門診 急症求診毋須打齊3針
如服務使用者及訪客進入指定醫療處所是為了領取快速抗原測試套裝、接受新冠病毒病檢測或接種新冠疫苗等,可獲豁免「疫苗通行證」安排。
其後,本報向醫管局查詢,若長者及傷殘人士或一些無法自行表達情況的病人,其家屬或陪診人員又未能符合「疫苗通行證」要求,是否代表要將病人在門口交由醫護人員代為在候診期間照顧、接送到醫生處,而陪診者是否需要透過電話與醫生交代病情?還是只能望門輕嘆,過門而不能進呢?
醫管局發言人回覆各間公立醫院的專科門診會有相關海報、告示、廣播提醒市民相關安排,求診時遇有困難,可尋求職員協助,並會按實際情況,彈性處理及加派職員為病人提供協助。
不過,當局沒有統一的指引給予職員要如何應對上述情況,即代表各門診有其說法,一切交由各間醫院自行決定。市民有機會因而被拒之門外,彈性處理此曖昧說法,令市民無所適從,求診無門。
2針接種率達9成 3針逾6成
另一方面,公務員事務局局長聶德權在社交網站指出,新冠疫苗的2針接種率達致九成,第3針的接種率超過六成。目前,12歲或以上人口的2針接種率已達九成,逾610萬人接種;3至11歲兒童有過半數人已打第2針,接種率超過56%,打2針人數超過28萬人,政府會繼續推動、協助幼稚園和小學接種疫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