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報道】政府公布第六期活化歷史建築伙伴計劃的獲選方案,四個項目包括位於大潭的大潭篤原水抽水站員工宿舍群、半山的景賢里、汀九的白樓和馬灣的芳園書室四幢歷史建築,當中景賢里將被活化為「景賢里‧養生殿-基於普洱茶、中醫藥」,透過加深社會大眾對普洱茶、中醫藥和藥材的認識,推廣整體健康,亦會提供課程、身心靈活動、嚐茶和餐飲服務,提高參加者對維持可持續健康的意識。
獲評為法定古蹟的景賢里,將由天大研究院,聯同國際普洱茶協會有限公司及中醫藥(全球)促進會有限公司,活化為「景賢里‧養生殿-基於普洱茶、中醫藥」,透過加深社會大眾對普洱茶、中醫藥和藥材的認識,推廣整體健康。項目亦會提供課程、身心靈活動、嚐茶和餐飲服務,提高參加者對維持可持續健康的意識。
保育歷史建築諮詢委員會主席劉智鵬表示,景賢里在過去兩次都未能找到合適伙伴,今次合共收到18份標書。他認為,大宅背山的環境,與中醫藥文化非常匹配,適合發展靜態優雅環境,加上建築風格吸引電影、電視劇拍攝,期望能吸引海外遊客,並宣傳健康生活。
其他項目包括汀九白樓等
至於餘下三個項目,包括大潭篤原水抽水站員工宿舍群、白樓及芳園書室。法定古蹟大潭篤原水抽水站員工宿舍群,將由護‧聯網慈善基金有限公司聯同海港學校基金會有限公司活化為「水圓地方」。項目會設立一所以自然體驗為基礎的幼兒教育學校,並提供教師培訓及課後自然體驗活動。項目亦會為公眾提供生態、保育、休閒及文化活動,提高大眾對環境可持續發展的認識。此項目亦會設立名為「Water Gallery」的展覽區,展示這項法定古蹟的歷史價值及香港的供水歷史。
三級歷史建築白樓,將由國史教育(香港)有限公司活化為「國史教育中心悠悠館」。項目將設立一所學習中心,將中國文化和歷史研究融入環境教育中,透過展覽、導賞團、講座和工作坊等,讓社會大眾加深對環境、歷史及文化的認識,從中了解香港歷史。館內設有特色餐廳,提供印度及中國美食,活現白樓與律敦治家族的背景及文化。
同為三級歷史建築的芳園書室,將由香港基督少年軍活化為「創學芳園」。項目將透過加入創科元素的歷史、文化及生態環境等活動,吸引不同的年齡群組參與,貫徹芳園書室的教育使命。項目亦會舉辦導賞團,連結馬灣島上其他歷史文化古蹟及自然環境。
劉智鵬表示,大潭篤原水抽水站員工宿舍群是一個群組、非獨立建築物,因此有一定難度,獲選的機構可以善用水源優勢、彰顯漁民文化,配合氛圍;汀九白樓以國史融合環保,亦能照顧當區的生活需要,相信配合能夠配合青馬大橋景觀,能成為荃灣區旅遊熱點。至於馬灣芳園書室,能將傳統新界書室轉化為新式村校,加入馬灣漁村特色。
政府預留逾5億元資助復修
發展局局長黃偉綸表示,政府將預留約5.86億元資助四幢歷史建築的復修工程,另會撥備約1,500萬元資助項目的初期營運開支。他預期,四個活化項目2025年陸續開始營運,並可提供90多個職位。項目啟用後,將開放歷史建築的大部份範圍,並會舉辦免費導賞團和開放日。
另外,黃偉綸表示,在新冠疫情下,部份正在經營的活化歷史建築人流減少,收入相應減少,政府已透過防疫抗疫基金撥出400萬元援助。馬灣芳園書室因位置偏遠難吸引人流,2017年時曾停止營運。被問到如何避免重蹈覆轍,黃偉綸稱,政府願意為個別歷史建築作宣傳,但申請方案要可行才會獲批,而機構長遠亦需要自負盈虧。劉智鵬補充,芳園書室是一個相對小的項目,有信心營辦者處理得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