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 05月 06日
星期二
   | 氣 溫 : 27 度
搜尋新聞
簡体中文
即時新聞 視頻新聞 要聞港聞 社 評國際兩岸 財 經 娛 樂 體 育 馬 經 副 刊 昔 日

紓緩長時間輪候公屋家庭壓力 過渡屋博愛江夏圍村 動土至入伙僅15個月
發佈日期 : 2022-06-21

房委會上年度編配的公屋單位較預算少。
房委會本年度可編配公屋單位大約有2.76萬個。
特首林鄭月娥(右一)在恒基兆業地產集團主席李家誠
候任行政長官李家超表示,北部都會區發展計劃、明日
房委會上年度編配的公屋單位較預算少。
房委會本年度可編配公屋單位大約有2.76萬個。

【本報記者報道】過渡性房屋是為了紓緩居住環境惡劣和長時間輪候公屋家庭的壓力,政府最新公布增加過渡性房屋單位至二萬個。特首林鄭月娥出席元朗過渡性房屋項目「博愛江夏圍村」參觀及住戶探訪活動時表示,有關項目完成後可以提供大約2,000個過渡性房屋單位,讓大約6,000人居住,是目前為止全港規模最大的過渡性房屋項目。不過她強調,要真正徹底解決居民的住屋問題,仍須加快興建公營房屋。事實上,候任行政長官李家超的房屋政策理念,正是解決房屋問題是難,但也要做。

林鄭月娥昨日致詞時表示,連同博愛醫院,現時已有超過30個非政府機構參與過渡性房屋發展,超過5,200個單位投入服務,預期今年內再有約1,700個單位落成。來年會再有1.11萬個單位投入服務,另外再有2,400個單位預計在2024年落成。加上現時深入研究討論中的約1,200個單位,單位總數已超過2.1萬個。她形容,在短短大半年間,已達致去年10月發表的最後一份施政報告中的承諾,將過渡性房屋的單位由1.5萬個增加至二萬個的目標。

不過她指出,顧名思義,過渡性房屋是過渡的,是短暫的,所以要真正徹底解決居民的住屋問題,仍須加快興建公營房屋。至於恒基兆業地產集團主席李家誠昨日透露,博愛江夏圍村由動土至入伙,只有短短15個月,是官、商、民多方努力的成果。

房委會本年度可編配公屋單位較去年少

然而,房委會估算2022/23年度,共有約2.76萬個公屋單位可供編配,當中超過70%單位,即2.02萬個將編配予公屋申請者。發言人說,有關估算數字並非上限,若有任何新公共屋邨提前竣工,會盡快將相關單位編配予申請者,房委會亦會密切監察不同類別的實際編配數字,如某一編配類別有多出預算的單位,會在年度終結前編配予公屋申請者。

房委會轄下資助房屋小組委員會昨日通過有關編配估算,當中包括約1.25萬個新單位及約1.51萬個翻新單位可供編配。在各編配類別方面,除公屋申請者外,房委會亦預留350個單位用作安置受各部門計劃進行的清拆項目影響的居民;120個單位用作安置受市區重建局2022/23年度各重建項目影響的居民。另外,預留20個單位予石籬中轉房屋的清拆安置,1,500個單位予體恤安置類別;供各類調遷用途的單位估算合共4,410個,至於「公務員公共房屋配額計劃」就預留1,000個名額。

李家超房策理念「問題是難但也要做」

事實上,候任行政長官李家超的房屋政策理念,正是解決房屋問題是難,但也要做。他在較早前的訪問中表示,提出成立「公營房屋項目行動工作組」及「土地房屋供應統籌組」。他說,兩個小組會盡快共同處理棕地發展,研究有何措施在處理棕地上可達至短期內效益,盡快釋放土地價值。他表示,現在房屋政策有兩大引擎,即北部都會區發展計劃及明日大嶼。他相信兩個計劃,能克服房屋數目不足的難題。另一方面則是多元化發展,釋放各類土地,包括私人土地、農地及綠化地帶等。

李家超說,簡化程序有兩種,包括法律程序及行政程序,成立的「土地房屋供應統籌組」就是把統籌工作的程序壓縮,把時間重疊的一起做,認為壓縮程序的空間大,從而促進提速、提效、提量。他強調要急市民所急,令需要房屋的人「能提早一個月就一個月,提早三日就三日」。

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