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 05月 06日
星期二
   | 气 温 : 27 度
搜寻新闻
繁体中文
即时新闻 视频新闻 要闻港闻 社 评国际两岸 财 经 娱 乐 体 育 马 经 副 刊 昔 日

纾缓长时间轮候公屋家庭压力 过渡屋博爱江夏围村 动土至入伙仅15个月
发佈日期 : 2022-06-21

房委会上年度编配的公屋单位较预算少。
房委会本年度可编配公屋单位大约有2.76万个。
特首林郑月娥(右一)在恒基兆业地产集团主席李家诚
候任行政长官李家超表示,北部都会区发展计划、明日
房委会上年度编配的公屋单位较预算少。
房委会本年度可编配公屋单位大约有2.76万个。

【本报记者报道】过渡性房屋是为了纾缓居住环境恶劣和长时间轮候公屋家庭的压力,政府最新公布增加过渡性房屋单位至二万个。特首林郑月娥出席元朗过渡性房屋项目「博爱江夏围村」参观及住户探访活动时表示,有关项目完成后可以提供大约2,000个过渡性房屋单位,让大约6,000人居住,是目前为止全港规模最大的过渡性房屋项目。不过她强调,要真正彻底解决居民的住屋问题,仍须加快兴建公营房屋。事实上,候任行政长官李家超的房屋政策理念,正是解决房屋问题是难,但也要做。

林郑月娥昨日致词时表示,连同博爱医院,现时已有超过30个非政府机构参与过渡性房屋发展,超过5,200个单位投入服务,预期今年内再有约1,700个单位落成。来年会再有1.11万个单位投入服务,另外再有2,400个单位预计在2024年落成。加上现时深入研究讨论中的约1,200个单位,单位总数已超过2.1万个。她形容,在短短大半年间,已达致去年10月发表的最后一份施政报告中的承诺,将过渡性房屋的单位由1.5万个增加至二万个的目标。

不过她指出,顾名思义,过渡性房屋是过渡的,是短暂的,所以要真正彻底解决居民的住屋问题,仍须加快兴建公营房屋。至于恒基兆业地产集团主席李家诚昨日透露,博爱江夏围村由动土至入伙,只有短短15个月,是官、商、民多方努力的成果。

房委会本年度可编配公屋单位较去年少

然而,房委会估算2022/23年度,共有约2.76万个公屋单位可供编配,当中超过70%单位,即2.02万个将编配予公屋申请者。发言人说,有关估算数字并非上限,若有任何新公共屋邨提前竣工,会尽快将相关单位编配予申请者,房委会亦会密切监察不同类别的实际编配数字,如某一编配类别有多出预算的单位,会在年度终结前编配予公屋申请者。

房委会辖下资助房屋小组委员会昨日通过有关编配估算,当中包括约1.25万个新单位及约1.51万个翻新单位可供编配。在各编配类别方面,除公屋申请者外,房委会亦预留350个单位用作安置受各部门计划进行的清拆项目影响的居民;120个单位用作安置受市区重建局2022/23年度各重建项目影响的居民。另外,预留20个单位予石篱中转房屋的清拆安置,1,500个单位予体恤安置类别;供各类调迁用途的单位估算合共4,410个,至于「公务员公共房屋配额计划」就预留1,000个名额。

李家超房策理念「问题是难但也要做」

事实上,候任行政长官李家超的房屋政策理念,正是解决房屋问题是难,但也要做。他在较早前的访问中表示,提出成立「公营房屋项目行动工作组」及「土地房屋供应统筹组」。他说,两个小组会尽快共同处理棕地发展,研究有何措施在处理棕地上可达至短期内效益,尽快释放土地价值。他表示,现在房屋政策有两大引擎,即北部都会区发展计划及明日大屿。他相信两个计划,能克服房屋数目不足的难题。另一方面则是多元化发展,释放各类土地,包括私人土地、农地及绿化地带等。

李家超说,简化程序有两种,包括法律程序及行政程序,成立的「土地房屋供应统筹组」就是把统筹工作的程序压缩,把时间重叠的一起做,认为压缩程序的空间大,从而促进提速、提效、提量。他强调要急市民所急,令需要房屋的人「能提早一个月就一个月,提早三日就三日」。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