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 04月 30日
星期三
   | 氣 溫 : 24 度
搜尋新聞
簡体中文
即時新聞 視頻新聞 要聞港聞 社 評國際兩岸 財 經 娛 樂 體 育 馬 經 副 刊 昔 日

僅1人計劃赴英攻讀人類社會及政治學 8狀元7人擬留港 讀醫再成主流
發佈日期 : 2022-07-21

拔萃女書院的冼家朗(右二)與家人合照。
培正中學「超級狀元」焦采溢(前排中)與同學合照。
迦密中學第一次誕生「超級狀元」,曾志鵬計劃就讀於
協恩中學「超級狀元」周愷彤(右)與父親周志榮(左
皇仁書院的麥顥邦計劃就讀中文大學。(FB圖片)
拔萃女書院的冼家朗(右二)與家人合照。
培正中學「超級狀元」焦采溢(前排中)與同學合照。

【本報記者報道】中學文憑試放榜,合共誕生八名狀元,當中有四人是「超級狀元」,即除了七科考獲5**成績之外,在數學科延伸部份亦取得5**成績。八人大部份來自傳統名校,而位於何文田的迦密中學則首次誕生「超級狀元」。八人之中有七人計劃留港讀大學,多數期望讀醫,並希望為香港社會作出貢獻,當中皇仁書院狀元麥顥邦說,希望為香港社會出一分力,特別是維持香港的醫療水平。至於同屬「超級狀元」的協恩中學周愷彤、伊利沙伯中學謝承臻、香港培正中學焦采溢,同樣計劃在港讀醫。

文憑試昨日放榜,有大約1.7萬名考生考獲「3322」的大學入學基本要求成績。至於備受矚目的狀元,今屆合共有八人,當中四人是「超級狀元」,分別來自伊利沙伯中學、協恩中學、香港培正中學、迦密中學,四名狀元則來自皇仁書院、拔萃女書院、喇沙書院、英皇書院,而大部份狀元均選擇留港讀大學,以及希望回饋或貢獻香港社會。

皇仁書院麥顥邦感缺乏醫療人手

皇仁書院狀元麥顥邦表示,希望為香港社會出一分力,尤其香港能維持醫療水準。被問到會否以皇仁「師兄」、醫務衞生局局長盧寵茂為榜樣時,麥顥邦指出:「好像俗語所言,三人行必有我師,任何人身上都有學習地方。香港缺乏醫療人手已久,最近引入很多外國醫生,彰顯香港這問題嚴重,所以我想為社會出一分力,尤其香港能維持醫療水準。」

伊利沙伯中學的「超級狀元」謝承臻就打算入讀中大環球醫學。他指出,在疫情下很多病人得不到適當治療,感到很痛心,曾考慮報讀海外醫學院,但最後決定留港升學:「我在圍村長大,見識了很多圍村獨有文化,例如舞麒麟、新年放炮仗,令我覺得在港很特別的特點、文化特徵,令我覺得在香港很特別情懷。」他表示,希望留在「屬於自己的社區」,直言在香港接受免費教育亦應回饋本港,「始終在香港成長,有責任改變香港」。

伊利沙伯中學謝承臻疫下感痛心

來自協恩中學的「超級狀元」周愷彤就希望入讀中大醫學院,畢業後希望在公立醫院工作。周愷彤的父親、九巴安全部助理經理周志榮表示,沒有刻意栽培女兒,也不會強迫女兒溫習,女兒個性獨立,從小到大都會主動學習,但他有讓女兒按興趣參與合唱團、學鋼琴和木琴,結果女兒音樂科也取得5**。周志榮認為,一份穩定的工作很重要,讓子女能在良好環境中成長,專注學業。對於女兒希望入讀中大醫學院,他表示百分之百支持女兒的決定,希望她學有所成,幫助更多有需要的人。

香港培正中學的「超級狀元」焦采溢表示,打算於港大讀醫。她說,在生物科解剖青蛙,感受到身體器官的奧妙,希望將來有機會成為做手術的醫生。喇沙書院狀元張殷碩計劃報考醫科,但未決定哪間醫學院,希望能幫到更多人,及能與患者建立良好的醫患關係。英皇書院甘仲軒說,疫情下醫護發揮關鍵作用,覺得能夠幫助別人有滿足感,計劃報讀醫科。

協恩中學周愷彤父親在九巴任職

至於迦密中學首次誕生「超級狀元」,曾志鵬打算入讀中大計量金融學及風險管理科學。他透露,自己今年2月曾確診,當時一度感到無能為力,對於能成為狀元感到意外。拔萃女書院狀元冼家朗已獲英國劍橋大學有條件取錄,擬修讀人類社會及政治學。

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