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报道】就读于红十字会雅丽珊郡主学校的林育姗,本身患嵴髓肌肉萎缩症,但她在今届中学文凭试考获五科23分,当中综合科学获获5**。她表示,希望在大学修读科学,期望成为一名化验师。
林育姗表示,为了取得佳绩,每日温习六至七小时,在家接受物理治疗时亦会把握机会温习。她鼓励其他学生和下届考生,不要画地为牢、限制自己,认为最重要是认清目标和踏出第一步。红十字会雅丽珊郡主学校校长成英愉表示,该校今年有19名考生是歷届最多,对学生顺利完成考试感到高兴。她指出,虽然他们都有不同的身体障碍,但都勇于接受挑战,而其中一名考生由于确诊,在竹篙湾完成其中两科考试,她对学生成功克服考试压力和疫情应考,感到自豪。
香港耀能协会罗怡基纪念学校有三名学生应考今届文凭试,患慢性肾衰竭及长短脚的巴基斯坦裔学生爱莎,备试期间仍需每星期入院洗肾两至三次,但仍努力争取时间备试。她说,希望继续升学,未来从事翻译、美容或应用医疗,协助少数族人裔及残疾人士融入社会。校长赖云艷说,学校一直有安排修读主流课程的考生应考文凭试,虽然学生身体上有限制,但学校希望可以让他们与其他人有一样的经歷,融入社会。
视障考生获6科27分佳绩 冀当社工助他人
心光盲人院暨学校有两名视障生考生,克服种种困难,分别考得27分及20分的佳绩。患有白化症的王梓丞考获六科27分佳绩,他表示,由于天生弱视,阅读时较慢,亦要靠得很近,会用电话和辅助工具放大书本内容,要花上很多时间温习。他说,升中后曾经不适应,中一时成绩欠佳,旁人亦不理解他的疾病,有人问他父母是否外国人,亦曾因弱视在上体育课时不小心撞到一名长者而被骂。他表示,当时家长、社工和父母都给予很多支持和鼓励,庆幸自己于迷茫时获得社工鼓励和疏导,并邀请他出席不同活动,希望可升读中文大学的社工系,日后能够帮助他人,尤其是青少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