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报道】现行社交距离措施延长至9月7日,但政府同时宣布从海外地区或台湾抵港的持「黄码」人士,明天开始可以参与「企业对企业」会议与展览,特定要求包括除了讲者致词时,所有身处相关场地人士于活动期间须全程配戴口罩。贸易发展局主席林建岳表示欢迎,认为香港与国际恢復正常交往走前了一步。香港总商会总裁梁兆基说,相信措施对展览业有一定帮助。
政府表示,本月9日起,在「疫苗通行证」加入「红黄码」,运作畅顺,有助减低较高风险人士进入一些处所和进行活动而感染他人的风险。政府指出,考虑到会议及展览业人士参与「企业对企业」专题贸易展览及有关活动的性质,与上班类同,而且有别于其他大规模群组聚集,政府平衡社会及经济活动需要后,决定调整有关进入场地限制。
由明日开始,只要符合特定要求,海外地区或台湾抵港人士被区分为「黄码」期间,可参与企业对企业会议及展览。有关要求包括所有身处相关场地人士于活动期间须全程配戴口罩,讲者致词则不在此限;有关活动必须主要属企业对企业性质;主办单位须要求参与者事先登记,方可进场。至于其他涉及较多本地公众人士参与的大型会议及展览,举办机构可提出申请。政府审视后如认为情况合适并对香港经济发展有裨益,可考虑提供便利安排。
盼放宽范围包括公众展览
贸发局主席林建岳表示欢迎,认为香港与国际恢復正常交往走前了一步,但称放宽范围不包括公众展览,对已经受沉重打击的业界仍会有一定困难,希望政府考虑允许持黄码人士参与公众展览。林建岳说,「企业对企业」及公众展览二合为一的混合模式展览,已成为全球业界的趋势。他明白政府要在公众健康及经济復甦之间取得平衡,但称贸发局过去成功举办书展及美食博览两项大型公众活动,证明会展业界、参展商及参与活动人士,都遵守政府衞生措施。
香港会议展览中心欢迎政府放宽「黄码」人士参与「企业对企业」展览,并希望政府尽快取消入境限制和检疫措施,提出清晰的路线图,以重建主办机构、海外参展商和买家的信心,保持香港作为亚洲展览之都的领先地位。
香港总商会总裁梁兆基表示,措施对展览业有一定帮助,但就需要一段时间才能看到成效:「由于展览业或大型会议需要时间筹备,所以在放宽后需要一段时间,最少一、两个月时间才可以看到人流上升,虽然目前仍有三日检疫酒店,这仍然不理想,因为过往很多展览业务是非常短程,只是来港一两天、三天,这对目前的环境都有帮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