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 05月 05日
星期一
   | 氣 溫 : 27 度
搜尋新聞
簡体中文
即時新聞 視頻新聞 要聞港聞 社 評國際兩岸 財 經 娛 樂 體 育 馬 經 副 刊 昔 日

警方防罪冊子 5個真實焦點必看 揭販毒主腦真面貌 哄騙實錄曝光
發佈日期 : 2022-09-01

警務處公共關係部(傳媒聯絡及支援)高級警司梁仲
警務處公共關係部(傳媒聯絡及支援)高級警司梁仲

【本報記者報道】《青少年罪行誌‧師長攻略》旨在向公眾展示最真實情況,因此全書着重第一手資料,內容有取自刑偵調查人員、法庭判刑,以及受害人等。五大焦點內容包括「真實的販毒主腦」、「真實的哄騙內容」、「真實的法庭判刑」、「真實的網上虛假廣告」、「真實裸聊勒索趨勢」。


其中,在嚴重毒品案件,可知悉「真實的販毒主腦」如何狡詐。書中指出:「青少年涉及的毒品案件呈上升趨勢,罪行性質亦愈來愈嚴重,不單涉及吸毒及販毒,近年他們甚至向販毒集團提供寓所,儲存大量毒品。販毒集團主腦為了減低被捕的風險,從外地把毒品運送到香港,至提貨及分銷,全程皆不會露面。他們只透過電話網絡的監控鏡頭,幕後遙控操縱及監察操作。例如:近年有毒販電召貨車司機,指示青少年自行進入倉庫提取『貨物』,再到指定地點交收。協助送貨的青少年在不知情下,隨時變『替死鬼』,送貨變成運毒。此外,毒販亦利用智能櫃交易毒品。」


#內容取自刑偵人員及受害人等


在非法收債等相關罪行,可見識不法分子「真實的哄騙內容」,書中寫道:「中介人在招聘過程中會誤導青少年,訛稱是使用汽水溝水彩去『淋油』,債仔及其家人因可抹掉而不會報警,即使在犯案途中遇上警察截查亦不會有事,令他們放下戒心。」


此外,「別以為這是一份優差,因為一些中介人未有兌現承諾支付酬勞,當青少年向他們追討酬勞時,中介人會拖得就拖,並哄騙青少年多做幾單才一次過支付酬勞,但最終卻不支付任何金錢,甚至失去聯絡,令已經犯案的青少年受到雙重損失,既無酬勞,又要擔心被捕,惶惶不可終日。」


#大學音樂系畢業生淪為「馬伕」


在「網上交友風險」章節,取自真實的法庭判刑。文章寫道:「大學音樂系畢業生淪為『馬伕』,操控15歲少女賣淫從中獲利……」書中續稱:「為何X會踏上賣淫之路呢?根據庭上披露她的心理創傷報告,臨床心理學家指出,X來自失衡的家庭,父母都是長期吸毒者,X由祖母照顧,沒有朋友,非常孤獨,因此在網上找尋關係,但遭各名被告人剝削……」

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