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报道】香港疫情持续,昨日确诊数字继续破万,再增10,683宗确诊个案,创下反弹后新高,而变种病毒Omicron BA.4及BA.5迅速蔓延,感染比率超过5成。长者入院及死亡个案大幅上升,一项调查显示,受访的长者轻视疫情威力,12% 受访长者或其家人曾快测确诊不呈报。此外,不少人存在多个谬误,包括有再中招的病徵较轻微、逾半人更误以为年逾80岁始属「高危一族」等。团队建议长者出现病徵时应尽快进行快测,并领取新冠口服药。
病人医护权益协进会今年8月初委托香港民意研究所进行研究,成功以网上问卷方式访问664名60岁或以上长者,逾半数受访者认为年逾80岁感染后重症及死亡风险显着较高,仅10%认为60至69岁人士感染后有较高重症及死亡风险。47%长者认为未来的疫情致病严重性将会变得轻微,31%认为传染性会降低。12%受访长者或其家人曾经快测阳性但未有上报。
长者对疫情存有六大谬误
医学会传染病顾问委员会联席主席曾祈殷分析该项调查结论时指出,长者对疫情存有六大谬误,当包括:不觉得未来疫情严重;再次感染徵状不严重;初老不是高危;三高不是高危;快测阳性不呈报;尽量延迟接种、甚或不接种疫苗。
曾称,长者毋须过分忧虑会出现不良反应而拖延打针,因「疫苗衰退症」所致,「长者打针后免疫反应同副作用无咁强,红肿热痛者无咁劲,我阿爸、阿妈打完第四针都话完全无事。」另不应等待二价疫苗供港后始行动。
本港疫情,衞生署衞生防护中心传染病处首席医生欧家荣昨日表示,昨日新增10,683宗个案,包括10,490宗本地确诊,及193宗输入个案。与8月中相比,日增个案数量已翻了一倍。根据香港大学的即时有效繁殖率达1.35,即一个疫者可传染多于一人,预计短期内上升趋势继续维持。他续指,效繁殖率回跌至1以下,疫情才有望缓和。Omicron BA.5变异病毒株续为主流病毒,所佔比率已佔56.7%的个案。
在污水监测方面,欧家荣指,过去连续五天,各区收集的污水样本中,平均病毒含量为每公升50万个拷贝,即已回復至3月初至中的水平,同样有上升的趋势,暂未见有证据显示疫情踏入平台期,市民切勿松懈,尽早接种疫苗。
第五波部份康復者免疫力已降
他指出,第五波疫情高峯期为今年2至3月,距今已超过三个月,部份康復者未有再接种疫苗,相信其免疫力已随着时间过去已下降,感染风险增加。
医院管理局总行政经理(综合临床服务)李立业指出,仁济医院内科病房早前有一名84男病人确诊,同病格再多三名64至83岁的男人,以及一名护士确诊。三名病人情况稳定,正接受隔离治疗,有关病房已消毒及暂停探访,所有员工及病人会接受病毒检测。新增356名确诊留医病人隔离,现有64名危殆病人,54名严重,其中18名病人正在深切治疗部。
协会召集人庞朝辉认为,社区长者普遍轻视疫情,建议长者尽快打齐三针,如已接种第三剂疫苗达三个月,应尽快打第四剂,以加强保护。他又提到,不少社区长者快测阳性但未有呈报,推测他们或因担心要检疫或连累家人,甚至仍有人如常上班,社区感染风险大大提高,亦会影响自身病情,认为政府应多作解説及宣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