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報道】公營醫療人手流失嚴重,港府正研究強制醫護人員,服務一定年期才能離開公營系統。港大醫學院院長劉澤星昨日表示,即有七成畢業生繼續在醫管局接受培訓,累積經驗,時間大約為實習後再多6年。他認為本港現時醫療體系側重公營醫院,建議餘下三成畢業生,可透過基層醫療的方式,繼續服務市民。
劉澤星接受電台節目時表示,不少畢業生已在醫管局服務一定年期,他根據過往擔任香港醫學專科學院主席時的數據,每年畢業生平均佔七成,繼續接受專科培訓成為院士,即有七成醫生繼續在醫管局接受培訓,並累積經驗,時間大約為實習後再多6年。
倡餘下3成經基層醫療服務市民
他認為問題在於,餘下約3成的畢業生,不接受專科培訓。政府《施政報告》推動發展基層醫療及家庭醫生,被問到公營服務是否等於醫管局服務,他認為該批畢業生希望成為全科醫生或其他發展,建議他們可透過基層醫療的方式,繼續服務市民。 劉澤星又指,醫管局擁大量病人,明白當局近年正改善醫護人員的工作環境,包括增加晉升機會、提供「上車」款項、減低工作量、改善工作流程等,強調「好多嘢都做緊。」他認為,由於醫管局過去數十年的工作成功,廉價服務吸引病人,醫療體系側重公營醫院,因此需要發展社區醫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