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 05月 04日
星期日
   | 气 温 : 27 度
搜寻新闻
繁体中文
即时新闻 视频新闻 要闻港闻 社 评国际两岸 财 经 娱 乐 体 育 马 经 副 刊 昔 日

长期病患者是类鼻疽高风险群组
发佈日期 : 2022-11-04


【本报记者报道】根据衞生署衞生防护中心资料,类鼻疽(Melioidosis)是一种由类鼻疽伯克氏菌引致的疾病。它可以影响人类和动物,例如羊、猪、猫、狗等。这种细菌广泛存在于土壤和泥水中,特别是湿润的黏土。类鼻疽于东南亚(例如新加坡、泰国)和澳大利亚北部地区流行。

类鼻疽的临牀表现包括局部感染(例如皮肤脓肿)、肺炎、脑膜脑炎、败血症或慢性化脓性感染。视乎感染的部位,常见的病徵包括发烧、头痛、局部痛楚或肿胀、溃疡、胸痛、咳嗽、咳血及局部淋巴结肿大。类鼻疽潜伏期通常为2至4周,但可以介乎1天至数年。

人类可能通过接触受污染的土壤和水源(尤其是经皮肤损伤/伤口)、吸入受污染的微尘/水滴和饮用受污染的水而受到感染。人传人非常罕见,但可以透过接触患者的血液或体液而传播。

有长期病患,包括糖尿病、肺病、肝病、肾病、癌症或免疫功能受损的人受到感染的风险会较高。另外,从事农务,实验室和医护工作的人士也可能于职业环境中受感染。

类鼻疽可以用抗生素治疗。一些慢性感染可能需要较长期的治理。类鼻疽的死亡率约为40至75%。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