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報道】由民政及青年事務局炮製的《青年發展藍圖》昨天(12月20日)出爐,是政府首份針對12歲至39歲「青年」的發展工作文件。當局提出逾160項措施,遍及教育,就業,住屋,社會服務及參與,大部分措施不乏早已是散落在各政策局推行,較為觸目是重出「港人首置」助青年「上車」,但細節欠奉。另提出設立青年專員統籌及聯繫各界,又會設立以青年人為本的手機App等。
民政及青年事務局局長麥美娟昨天在記者會上闡述《青年發展藍圖》內容時說,藍圖的願景是培育青年成為愛國愛港、具備國際視野、有抱負、具正向思維的新一代。政府期望可以做到啟發、扶持、擁抱不同背景的青年。
她指出,由政務司司長領導的青年發展委會將會強化,並把民青局專責青年事務的副秘書長改設為青年專員,加強中央統籌,協調青年工作,促進跨政策局、跨界別協作。當局也會制訂「青年儀表板」,整合青年相關數據和趨勢,以更好把握青年脈搏。
未詳述「港人首置」內容
政府會協助青年把握國家「十四五」規劃、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及「一帶一路」倡議等策略所帶來的機遇,融入國家發展大局,並增加青年在不同領域的學習、就業和創業機會,以及優化青年福利服務。
她說,明白到青年期望擁有自己的空間,政府將於2023-24年度賣地計劃再度推出「港人首次置業」項目,指過去購買「首置」單位中逾85%是40歲或以下人士,預計增加「首置」項目有助青年置業。此外,當局將投入10億元增加青年宿舍宿位。 (其他措施見表)。
現階段難有全面開支數字
麥美娟期望透過藍圖凝聚社會各界力量、與青年攜手,建設能安居樂業、更有希望、更美好的香港,而日後的青年工作也更有系統,不再碎片化。
在《藍圖》開支方面,民青局副秘書長(青年事務)劉家麒表示,藍圖不同措施涉及不同政策局,現時難有全面開支數字,但指有足夠資源。麥美娟又說,現時不會透露當局計劃推出的手機應用程式及「青年儀表板」的具體開支,以免影響日後與承辦商的洽商。
至於措施多涉跨部門工作,以及如何確保完成KPI,民青局常秘林雪麗說,現時青年發展委員會多位局長亦是成員,且局方會成立多個跨部門工作小組,以確保可以達成KPI。
回應與反修例青年 麥強調包容
在記者會上,多名記者問及《藍圖》對於2019年反修例運動中被捕青年的支援?麥美娟未有回應具體做法,僅說:「曾犯事的年輕人,正如我剛才所説,我們整個藍圖面向的是香港每個青年人,我們強調的是包容性及公平性,只要這個年輕人符合我們參與計劃的基本條件、客觀條件,都可以參與計劃。我們的工作是確保有公平的機會給這些犯過事的年輕人、不同種族的年輕人,或不同背景的年輕人。」她稱在諮詢過程中有見過不同背景、種族的年輕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