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報道】土耳其與敘利亞邊境在當地時間上周一(6日)凌晨發生7.8級強烈地震,香港特區派出59人搜救隊,於上周五(10日)抵達災區開始協助搜救,至本港時間周六(11日)晚成功救出3名生還者。搜救隊指揮官于文陽等人員昨午接受香港傳媒視像訪問時表示,當地仍有餘震,但特區搜救隊暫未有撤離計劃,指會盡能力拯救任何一個被困者。
特區救援隊於當地周六下午在哈塔伊省救出3名生還者。救援隊指揮官于文陽憶述當時有居民報稱,懷疑建築物瓦礫下有生命跡象,於是前往了解並叫停挖掘,最終明確聽到瓦礫下有聲響,隨即制定救援計劃,挖掘通道救出3人。派駐現場的兩隻搜救犬,亦協助在不同地方尋找仍有生命迹象的生還者。
搜救工作困難
于文陽表示,因土耳其當地道路網絡嚴重破壞,燃油短缺、通訊不穩,令搜救困難,語言不通、天氣嚴寒亦為救援工作帶來挑戰。
保安局政府保安事務主任朱文龍表示,最大挑戰是要在短時間內安排好隊伍出發,因土國很多機場受地震破壞而未能讓航班降落,但經各部門與土耳其駐港領事館等協調後,終找到航班載搜救隊前往當地;隊伍抵達土耳其後,亦獲當地華資或港資機構提供物資及翻譯等援助,如有需要時,亦可在當地找懂英語的居民臨時充當翻譯。
坍塌搜救專隊(USAR)每年進行一次長達36小時操練,內容均圍繞短時間內去到香港以外地方搜救,今次搜救隊人員亦按操練學習所得,在短時間內到消防處啟德倉收拾好帳篷、睡袋、枱櫈、熱水壺等日用品物資前赴土耳其。
國家搜救隊提供熱食
于文陽稱,他們抵達當地後基本物資不缺,惟當地日間氣溫僅約5度,夜間更跌至零度以下,而香港搜救隊雖有基本食物,但因採購物資時間短,未能提供足夠熱食,一起駐紮的國家搜救隊提供最大的協助就是有熱食,「有時會照顧埋我哋嘅三餐」,讓香港人員有熱食以保持體溫。
香港特區搜救隊成員包括衛生署醫生和護士,衛生署顧問醫生范婉雯表示,醫療小隊主要是為搜救隊成員提供醫療支援。她指出當地天氣嚴寒,搜救隊員24小時在戶外工作,保持體溫至關重要,醫療小隊會每日為隊員檢查身體,確保他們可保持持身心在最佳狀態執行救援行動,如有任何醫療問題也可即時提供治療。
搜救隊成員接受視像訪問期間仍有餘震,隊員家人難免擔心。于文陽感激同僚在很短時間通知下,仍可準備好自己前往危險地區工作,「如果無啲使命感係做唔到嘅」,感謝他們在餘震不斷和惡劣天氣下,行動判斷均無任何偏差,把握任何機會拯救傷者。他表示,鼓勵隊員每日與家人報平安,以助他們在心理上較易適應,當局亦已準備衛星電話供他們有需要時使用。
視像訪問期間再遇餘震
特區搜救隊運往土耳其災區的物資,本身預計夠用約7日。于文陽稱,雖然救人黃金72小時已過,但搜救隊未有撤離計劃,「只要我哋能夠救到人,我哋係會盡能力留喺度,拯救任何一個被困者或傷者」,往後會繼續由國際救援協調小組指派工作,亦會主動前往未有救援組織的地區巡視,如環境合適或有當地居民求助,會通報國際救援小組,在情況適合下會留在該處搜救。他表示,如搜救隊需要更多物資,香港消防處可隨時運往當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