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報道】財政司司長陳茂波本周三(2月22日)將發表新一份《財政預算案》,他昨日揭開預算案封面選用橙色,是代表對香港的未來充滿信心和期盼。陳茂波表示,香港正在復常路上,經濟亦正重拾動力,儘管在資源偏緊下面對較多制約,但仍無礙政府下大決心,竭盡全力拼經濟、惠民生,並為香港的未來發展作長遠布局。
財政司司長陳茂波本周三上午11時發表今屆政府第一份《財政預算案》,下午開記者會,接受記者提問;晚上7時半出席本港電視台聯合舉辦的預算案論壇,進一步闡釋預算案內容。
陳茂波昨日在網誌上載相片,顯示新一份預算案的封面是橙色。他在網誌說,今年挑戰在於經歷了3年疫情的打擊,加上外圍經濟疲弱,幾年下來累積了頗高的赤字,但社會經濟的復蘇仍須鞏固,對未來的投資亦需要加力支持。他指出,疫情期間政府透過擴張性財政政策、實施逆周期措施,有效緩減了經濟下行對市民和企業所做成的壓力、穩住了社會和民生,但財政儲備無可避免出現下降。
他續說,香港正在復常路上、經濟正重拾動力,儘管在資源偏緊下面對較多制約,但無礙當局下大決心,竭盡全力拼經濟、惠民生,並為香港的未來發展作長遠布局。他強調,國家正穩步朝高質量方向發展,科技創新提供了加速向前的契機,香港正迎來黃金機遇。
陳茂波對香港的未來充滿信心和期盼,亦是他揀選預算案演詞封面顏色時心裡的感受。他指出,即使目前經濟復蘇的勢頭仍需加固,但香港正站在新一階段發展的風口,只要香港向準目標、做好準備和部署,未來定必能乘風而上,迎來燦爛陽光。
在新一份預算案,政府會否再派消費券及是否開徵新稅種,備受社會關注。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局長許正宇昨天(19日)回應時重申,政府現時的財政儲備較三年前少,當局過去在疫情下要透過多種手段支持及提振社會經濟,認為這些是「需要做」,但強調隨著經濟好轉,這些寬鬆政策「某程度上一定要收緊」。他又說,當局收緊寬鬆政策是「張弛有道」,平衡對大眾及經濟恢復的影響。
料全年財赤超過1,000億元
事實上,政府亦就預算案「派錢」吹淡風!陳茂波上月底亦曾在網誌撰文,指連續幾年的擴張性財政政策,令財政儲備大幅下降到8千億的水平,相當於約12個月的政府開支,遠低於3年前、相等於20多個月開支的水平。香港2020至2021年度出現歷來最高、多達2,000多億元財政赤字;2022至2023年度赤字預計也將達1,000億,高於原先估計的563億元。去年香港經濟表現疲弱,考慮到今年首三季的經濟數字,預計今年經濟將會收縮3.2%,因此,必須放眼長遠,看清未來發展與挑戰的大勢,才能把握到最大的空間,為社會加快創造財富,有更多的資源回應社會的各種需要,善用每一筆資源。
截至去年11月底,本財政年度港府首8個月整體開支為5,272億港元,收入為2,369億港元,共錄得2,703億港元赤字。此外,有著捍衛和調節港元匯價功能的香港外匯基金,上月底公布的投資成績表,也錄得歷來最大的虧損,高達2,024億港元,基金5個主要組成部分全部「見紅」。去年基金的回報率為負4.4%,雖然不是歷來最差的一年,卻是自2008年金融海嘯以來最差的一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