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报道】财政司司长陈茂波本周三(2月22日)将发表新一份《财政预算案》,他昨日揭开预算案封面选用橙色,是代表对香港的未来充满信心和期盼。陈茂波表示,香港正在復常路上,经济亦正重拾动力,尽管在资源偏紧下面对较多制约,但仍无碍政府下大决心,竭尽全力拼经济、惠民生,并为香港的未来发展作长远布局。
财政司司长陈茂波本周三上午11时发表今届政府第一份《财政预算案》,下午开记者会,接受记者提问;晚上7时半出席本港电视台联合举办的预算案论坛,进一步阐释预算案内容。
陈茂波昨日在网志上载相片,显示新一份预算案的封面是橙色。他在网志说,今年挑战在于经歷了3年疫情的打击,加上外围经济疲弱,几年下来累积了颇高的赤字,但社会经济的復苏仍须巩固,对未来的投资亦需要加力支持。他指出,疫情期间政府透过扩张性财政政策、实施逆周期措施,有效缓减了经济下行对市民和企业所做成的压力、稳住了社会和民生,但财政储备无可避免出现下降。
他续说,香港正在復常路上、经济正重拾动力,尽管在资源偏紧下面对较多制约,但无碍当局下大决心,竭尽全力拼经济、惠民生,并为香港的未来发展作长远布局。他强调,国家正稳步朝高质量方向发展,科技创新提供了加速向前的契机,香港正迎来黄金机遇。
陈茂波对香港的未来充满信心和期盼,亦是他拣选预算案演词封面颜色时心里的感受。他指出,即使目前经济復苏的势头仍需加固,但香港正站在新一阶段发展的风口,只要香港向准目标、做好准备和部署,未来定必能乘风而上,迎来灿烂阳光。
在新一份预算案,政府会否再派消费券及是否开徵新税种,备受社会关注。财经事务及库务局局长许正宇昨天(19日)回应时重申,政府现时的财政储备较三年前少,当局过去在疫情下要透过多种手段支持及提振社会经济,认为这些是「需要做」,但强调随着经济好转,这些宽松政策「某程度上一定要收紧」。他又说,当局收紧宽松政策是「张弛有道」,平衡对大众及经济恢復的影响。
料全年财赤超过1,000亿元
事实上,政府亦就预算案「派钱」吹淡风!陈茂波上月底亦曾在网志撰文,指连续几年的扩张性财政政策,令财政储备大幅下降到8千亿的水平,相当于约12个月的政府开支,远低于3年前、相等于20多个月开支的水平。香港2020至2021年度出现歷来最高、多达2,000多亿元财政赤字;2022至2023年度赤字预计也将达1,000亿,高于原先估计的563亿元。去年香港经济表现疲弱,考虑到今年首三季的经济数字,预计今年经济将会收缩3.2%,因此,必须放眼长远,看清未来发展与挑战的大势,才能把握到最大的空间,为社会加快创造财富,有更多的资源回应社会的各种需要,善用每一笔资源。
截至去年11月底,本财政年度港府首8个月整体开支为5,272亿港元,收入为2,369亿港元,共录得2,703亿港元赤字。此外,有着捍卫和调节港元匯价功能的香港外匯基金,上月底公布的投资成绩表,也录得歷来最大的亏损,高达2,024亿港元,基金5个主要组成部分全部「见红」。去年基金的回报率为负4.4%,虽然不是歷来最差的一年,却是自2008年金融海啸以来最差的一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