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 05月 07日
星期三
   | 氣 溫 : 26 度
搜尋新聞
簡体中文
即時新聞 視頻新聞 要聞港聞 社 評國際兩岸 財 經 娛 樂 體 育 馬 經 副 刊 昔 日

專營巴士平均每日乘客人次跌
發佈日期 : 2023-03-15

新冠疫情導致專營巴士乘客人次下降。

【本報記者報道】運輸及物流局在立法會文件表示,受新冠疫情等因素影響,在2020、2021及2022年,專營巴士平均每日乘客人次分別約為300萬、350萬及310萬,普遍低於之前10年、即2010至2019年約380萬至400萬的平均每日乘客人次。

當局指出,過去三年受疫情及其他交通工具競爭,專營巴士每天平均乘客量下跌,加上工資、燃料成本上升,導致大部分專營權在過去幾年均錄得虧損。數據顯示,除了九巴於2020及2021年分別錄得稅後盈利約2.11億元及1.06億元外,其他專營巴士公司都「見紅」,其中新巴2019/20及2020/21年度合共蝕近一億元,而城巴則兩個財年蝕逾2.3億元,倘計及經營機場路線及特別路線,更合共錄得近四億元虧損。

九巴:各項經營成本上漲

九巴表示,九巴及龍運在過去20年,分別加價五次和兩次,即平均每四年和10年才加價一次。九巴指出,過去兩年錄得盈餘,源於2020年獲政府對運輸業界發放的一次性補貼,加上2021年獲批加價,若撇除該兩項因素,將錄得嚴重虧損,強調九巴於2022年上半年公布的業績,已錄得虧損港幣1.4億元。

城巴及新巴發言人表示,城巴市區線及新巴在過去15年來曾三次調整票價,但同期燃油價格及工資等各項營運成本不斷上漲,令票價水平遠遠未能追上通脹。在2008至2023年間,綜合消費物價指數上升近50%,城巴及新巴的票價水平僅調整19%。隨著更多鐵路新路線投入服務,將令該公司進一步流失顧客。

發言人指出,城巴、新巴現時逾30%顧客為60歲或以上長者,票價調整後,長者能繼續享用二元乘車優惠,不會衍生額外支出。其餘顧客仍享有公共交通費用補貼計劃,因此每程巴士的平均額外開支約為1.3元,低於二元的票價調整幅度。該公司正研究提供「常客獎勵計劃」,為顧客提供優惠及為常客提供獎勵等。

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