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 05月 04日
星期日
   | 气 温 : 27 度
搜寻新闻
繁体中文
即时新闻 视频新闻 要闻港闻 社 评国际两岸 财 经 娱 乐 体 育 马 经 副 刊 昔 日

疫后復常 三跑落成 人手缺10万 机场有工无人做 业界盼输入外劳
发佈日期 : 2023-04-14

大批市民重新外游。(资料图片)
香港国际机场的运作渐恢復正常。(资料图片)
地勤是当中最缺人手的一环。
多个航空业界代表举行记者会。
大批市民重新外游。(资料图片)
香港国际机场的运作渐恢復正常。(资料图片)

【本报记者报道】歷经多年的新冠疫情冰封航空业,业界人手严重流失。香港已经全面放宽防疫限制,机场人潮再现,也让人手赶不上变化,有航空业界代表直言,机场目前有大约5.3万人工作,较疫情前减少了2.5万人,而机场第三跑道系统预料明年全面启用,需要额外聘请七万人以应付需求,相当于需要增聘接近10万人,但现在即使加薪加津贴仍然缺人手,但是地勤便缺了40%人手。业界建议政府让更多公司输入外劳,以确保香港的国际航空枢纽地位。

多名航空业界代表昨日召开记者会,建议政府让更多公司输入外劳。香港航空公司服务商协会主席刘敏仪引述机场管理局的统计称,机场目前有5.3万人工作,较疫情前减少了2.5万人,而展望三跑在明年全面启用,还需要额外聘请七万名员工,相当于要增聘接近10万人,然而目前即使不断调整薪酬及津贴,招聘情况仍然未如理想,形容「航班每天在加,人手却加不到」。

提倡简化外劳申请流程

她说,政府可以在保证本地就业的前提下,适当地输入外劳,例如增加工作签证配额及简化外劳申请流程,让更多公司输入外劳,并容许外劳经港珠澳大桥到机场禁区工作,毋须入境香港。

香港国际机场航空公司委员会主席李俊霆指出,目前人手已经陷入樽颈,每间地勤公司都欠30%至40%人手,只能靠员工加班应付,担心随着航空公司恢復运力,缺人情况及影响会更加严重,始终「人都会累,不能只靠现有的同事」。

每间地勤公司缺40%人手

港龙机场地勤设备服务有限公司总经理张嘉欣表示,现时维修行业平均年龄约50岁或以上,年轻一代不愿入行,在退休及劳动人口减少的双重夹击下,行业严重受创,维修人员空缺迟迟未能填补,期望港府容许从内地或海外等地区输入外劳,作过渡纾缓,并尽快提供诱因及落实措施吸引年轻人入行,另适度调整机场相关租金,令经营者可调配更多资源。

骏达汽车工程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何懿德称,本港机场营运的成本高昂,但目前航空公司面对的严峻问题,是「根本赚不到钱」,因此无法期望航空公司在能力范围下向航运服务商协会提供金钱,以致在高成本下无法给予合理薪酬聘请新员工,以致在招聘方面造成恶性循环。

维修行业难吸引年轻一代

航运交通界立法会议员易志明指出,航空界需要大量劳动力,估计现时整体尚欠人手逾二万,致使航班服务及客运量只能回復至疫情前的60%及40%,影响復甦进度。他补充,机场的优势在于可以直接进入禁区范围,可以透过船直接进入机场本身的码头,亦可透过港珠澳大桥,例如跨境巴士般进入,用一个简易的方法,方便外劳如跨境学童一样,以便捷方式过关,希望政府认真考虑输入外劳,配合未来机场的发展,以巩固香港国际航空枢纽的地位。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