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报道】警方毒品调查科于上周五(5月12日)採取行动,一举捣破2个贩毒集团,拘捕7名介乎25至61岁的集团成员,检获约227公斤怀疑可卡因及10公斤怀疑海洛英,市值达1.9亿元。其中检获的可卡因共值1.8亿元,数量是今年单一案件中最多。毒品调查科总警司吴颕诗交代案情时谴责毒贩的行为,指斥他们对社会毫无贡献,表明警方会尽最大努力令他们血本无归。
警方毒品调查科总警司吴颕诗,警司刘启鹏及高级督察谭玮诺昨天向传媒简报案情。
警方上周五在屯门建发街一座工厦埋伏,发现一名可疑男子从一个单位步出,立即上前截查,在男子身上及该单位,共搜出223砖、合共重223公斤的可卡因,包括男子手持两个纸袋内的2公斤,以及单位内的221公斤,于是拘捕该名25男子,涉嫌贩毒。
#拘1名51岁印尼籍女仓主
其后,警员在该工厦外发现2男1女负责「睇水」的贩毒集团成员,于是以涉嫌贩运毒品拘捕该3人。警方于同日晚上,再突击搜查涉案贩毒集团位于沙田美田邨一个公屋单位的毒品储存仓,检获4公斤怀疑可卡因,至前天(13日)拘捕一名51岁印尼籍女仓主。
另一方面,警方(12日)针对另一贩毒集团採取行动,在佐敦文苑街一个住宅单位,搜获777包共重约10公斤的怀疑海洛英,拘捕2名分别26及61岁的本地男子。该批毒品收藏在数百盒护肤品内。
毒品调查科高级督察谭玮诺表示,检获的护肤品外观与正常护肤品无异,毒品被分拆成每包12克,以锡纸及胶纸包裹,藏在护肤品底部,成功避过执法人员侦查,经正途货运送抵香港,相信毒贩原拟收货后重新包装以便出售。
警司刘启鹏称,贩毒集团分工仔细,分别有人担任「仓主」、睇水、派货等,亦有人专门招揽他人做毒品勾当,以切割每个成员参与程度,且他们将毒品分别收藏在不同单位,以分散被检获的风险,增加执法难度。
警方就2宗案件共拘捕7人,年龄介乎25至61岁,部分人有黑社会背景,相信2案并不相关。其中5名男子已被暂控一项贩运危险药物罪,今日(15日)分别在九龙城及屯门裁判法院提堂;另一名本地女获准保释候查,须于6月中旬向警方报到;余下一名印尼籍女子正被扣查中。警方不排除会有更多人被捕。
警方重申,贩毒属严重罪行,根据香港法例第134章《危险药物条例》,一经定罪,最高可判处罚款500万元及终身监禁,市民切勿以身试法。
#古柯变粉技术改良 国际可卡因市场扩大
联合国毒品和犯罪问题办公室日前发表首份可卡因问题报告称,可卡因原材料古柯叶的种植面积,在2020至2021年飙升35%,是自2016年来最大增幅,创歷史新高,原因包括古柯树种植面积扩大,以及将古柯变成粉末的技术有改进等。
各地执法部门在2021年缉获的可卡因数量亦达到接近2,000吨的歷史最高水平,根据报告,可卡因毒品最大市场仍然集中在北美和欧洲、非洲和亚洲市场,目前虽然「仍然有限」,但极有可能急速扩张,其中中非和西非已成为可卡因贩毒枢纽,对此全球要保持高度警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