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報道】荃灣警區刑事部人員一連三天(5月15日至17日)展開名為「天鏡」的執法行動,主要針對打擊投資騙案及求職騙案,拘捕11人涉及8宗案件。這批騙徒相當犀害,轉眼間已成功騙取30人高達1,050萬元,但別以為騙徒「發達」,實質他們愚笨至極,僅是借出銀行戶口收騙款而已。天網恢恢,這批騙徒難逃法網,替真正的幕後詐騙黑手承擔法律後果。
警方根據線報及經深入調查後採取是次執法行動,共拘捕9男2女(年齡介乎22至51歲),他們涉嫌「以欺騙手段取得財產」及「洗黑錢」,全部被捕人獲准保釋候查,須於6月中旬向警方報到,相關案件仍在調查。警方行動中檢獲多部手提電話、銀行卡和銀行文件等懷疑與案有關。
#扮加密貨幣專家 有人失200萬
這11名騙徒相信與8宗騙案、涉及30名受害人(年齡介乎25至45歲)。調查顯示,被捕人主要為傀儡戶口持有人,涉嫌曾向詐騙集團提供自己的銀行戶口,而詐騙集團其後則利用該批戶口用作清洗騙案的犯罪得益。
是次投資騙案中,騙徒主要經社交平台或即時通訊軟件接觸受害人,自稱加密貨幣投資專家,並以投資心得利誘受害人於虛假的加密貨幣投資平台參與投資,有受害人被騙超過200萬元。警方成功攔截200萬元騙款。
在求職騙案方面,騙徒主要透過網上招聘虛構的「刷單員」工作,以高回佣引誘求職者先付款,指示受害人將購物款項存入騙徒指定的銀行帳戶,為虛假的購物平台催谷銷量。有騙徒更會於受害人初次存款後,以發放佣金來獲取受害人信任。受害人將大額金錢轉帳至騙徒提供的戶口後,便與騙徒失去聯絡。
#聲稱給佣金 網聘刷單員工作
警方呼籲市民保持警覺,如收到自稱是投資公司或銀行職員的訊息,應主動聯絡相關官方機構核實。收到陌生人的招聘訊息,聲稱「在家工作」,以及只提供即時通訊軟件或手機號碼聯絡方法,切勿盡信對方所稱的身份或事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