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報道】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公布,神舟十六號載人飛船預定今日上午9時31分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發射升空,三名航天員分別是景海鵬、朱楊柱、桂海潮,當中56歲的景海鵬出任指令長,這將是他第四次升空,創下中國航天員的升空紀錄。至於朱楊柱、桂海潮均是首次升空,分別擔任航天飛行工程師、載荷專家。三名航天員計劃今年11月返回東風著陸場。
神舟十六號載人飛行任務記者會昨日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舉行,而三名航天員景海鵬、朱楊柱、桂海潮就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問天閣」見記者。神舟十六號載人飛行任務記者會宣布,神舟十六號載人飛船將於今日上午9時31分發射,飛行乘組包括航天駕駛員景海鵬、航天飛行工程師朱楊柱,他們主要負責直接操縱、管理航天器,以及開展相關技術試驗;來自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的桂海潮擔任載荷專家,主要負責空間科學實驗載荷的在軌操作。
指令長景海鵬將是第4次升空
景海鵬現年56歲,這將是他第四次升空,創下中國航天員的升空紀錄。景海鵬表示:「現在每天要做600個俯臥撐、600個仰臥起坐、上千次跳繩,這已經成為我的標配。我是非(常)渴望再上一次太空,再當一回先鋒,再打一場勝仗。」至於朱楊柱與桂海潮均是首次升空,同樣來自中國第三批航天員。朱楊柱現年36歲,曾任解放軍戰略支援部隊航天工程大學副教授。他表示:「這兩年多來,我從一名普通的大學老師,成長為一名飛天戰士,這是事業成就的,更是時代哺育的。」
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副主任、工程新聞發言人林西強在記者會上表示,按照計劃,神舟十六號載人飛船入軌後,將採用自主快速交會對接模式,對接於天和核心艙徑向端口,形成三艙三船組合體。在軌駐留期間,神舟十六號航天員乘組將迎來神舟十七號載人飛船的來訪對接,計劃於今年11月返回東風著陸場。搭載神舟十六號載人飛船的長征二號F遙十六火箭,已加注推進劑。
另外,林西強表示,近期中國載人月球探測工程登月階段任務已啟動實施,計劃在2030年前實現中國人首次登陸月球。林西強稱,總的目標是2030年前實現中國人首次登陸月球,開展月球科學考察及相關技術試驗,突破掌握載人地月往返、月面短期駐留、人機聯合探測等關鍵技術,完成「登、巡、採、研、回」等多重任務,形成獨立自主的載人月球探測能力,將推動載人航天技術由近地走向深空的跨越式發展,深化人類對月球和太陽系起源與演化的認識,為月球科學的發展貢獻中國智慧。
中國計劃2030年前實現首次登月
目前,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已全面部署開展各項研製建設工作,包括研製新一代載人運載火箭(長征十號)、新一代載人飛船、月面著陸器、登月服等飛行產品,新建發射場相關測試發射設施設備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