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報道】政府公布稱為「樂建居」的私人興建資助出售房屋先導計劃框架,房屋局指出,會先推三幅政府土地試行,首兩幅用地位於柴灣及東涌,由發展商投標合共提供2,300個單位,實用面積最少要有280平方呎,最快2028至29年度落成,以市價六五折出售,較上一期居屋的折扣為高。當局表明不會「包底」回購未出售單位,申請資格和轉售限制則與居屋看齊。
行政長官李家超去年在《施政報告》中提出,讓私人發展商興建資助房屋。計劃落實名為樂建居,首批包括柴灣祥民道的的政府土地,鄰近港鐵站及法國國際學校柴灣校舍,佔地0.5公頃,可建約700個單位;另一幅在東涌東新填海區,鄰近興建中的東涌東站,佔地1.4公頃,可興建約1,600個單位,分別明年首季及今年年底公開招標,最快2028至29年落成。
買家資格及轉讓限制跟隨居屋準則,單位實用面積至少280平方呎,70%單位不得小於375平方呎。地盤平整、基建工程及社福設施交由發展商負責,預計會比以往快二至10個月。售價訂於市價六五折。按揭可由發展商提供安排,政府亦會與香港按揭證券有限公司討論按揭保險。
買樓資格與轉讓限制跟居屋看齊
房屋局局長何永賢昨日在記者會上表示,今年推出第一期的居屋,折扣率為六二折,與今次樂建居的六五折接近,已平衡市民期望及發展商吸引力,希望鼓勵發展商在設計、配備上有多些創意,有新意給市民。她又指出,項目推出時間要按完工時間發售,房協會協助進行資格審查,亦會有家有長者優先揀樓計劃。
何永賢補充,為確保單位質素,政府及房委會不會「包底」、即不會回購未售出的單位,發展商要在制定時限推出單位,事前要聘請獨立檢查人士為樓宇驗收。她表示,買樓資格及轉讓限制,將採用與居屋相同的標準。
以較居屋稍貴的樓價,購買私人發展商參與興建的居屋,市民冼小姐認為要視乎需要,稱如果當下有置業需要,稍貴都可以接受。假如間隔漂亮、用料較佳,即使售價貴一點都「無所謂」。不過,市長孔先生認為,對由政府興建感覺保證較佳,因為擔心私人發展商或有些地方會將貨就價。
市民稱如用料較佳貴一點沒所謂
何永賢表示,目前樓價穩定,加上通關有利因素,目前看不到樓價會大上大落,亦看不到計劃對樓市影響,至於將來樂建居的推出時間,發展商向政府申請銷售獲批後,要於一個月內推售,且要一次過發售所有單位,不能唧牙膏方式發售。
另外,《施政報告》提出發展商可以改劃私人土地,興建資助出售房屋。何永賢表示,為鼓勵發展商以「私人土地形式」興建單位,政府會就換地或修訂地契申請,住宅部分收取市值三分之一的優惠地價。至於非住宅部分須補足市價。
房協表示,支持樂建居計劃,相信有助實踐「提量、提速、提效」的建屋目標,配合市民的住屋需求,現已初步與政府磋商,並樂意在處理市民申請上提供協助。房協過往亦有先例,協助其他機構處理資助出售房屋的申請及資格審核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