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 09月 01日
星期一
   | 气 温 : 29 度
搜寻新闻
繁体中文
即时新闻 视频新闻 要闻港闻 社 评国际两岸 财 经 娱 乐 体 育 马 经 副 刊 昔 日

浸大首届生物农业毕业生毋须锄头耕田 受聘本地水耕种植公司 投身科技研发
发佈日期 : 2023-07-10


【本报记者报道】农业予人印象是拿锄头耕田,但两名香港浸会大学生物资源与农业科学理学士首届毕业生在本地水耕种植公司实习期间大开眼界,他们接受《成报》访问时表示,明白到农业不只是耕作,还可以是高质素农产品研发、大数据研发、品质监控,以至市场推广。毕业生黄润添找到事业方向,已受聘于该公司担任「管理层实习生」(Management trainee),利用自己对植物的知识,来推广香港高质素蔬菜品牌。他充满雄心壮志地说:「香港农业也可以做到精细化,媲美日本质素。」


浸大于2019年开办全港浸大生物资源和农业科学理学士,首届毕业生黄润添(Tim)和马靖楠(Paula)在学时均到本地水耕种植公司「Aqua Green」(雅翠堡)实习。香港积极推广健康饮食,成立于2012年的Aqua Green是本港垂直式农业一体化公司,包办研发、种植、加工及市场销售,在云南及惠东设置种植基地,管理、加工及研发由香港总部进行,主打健康轻食沙律菜,并供应给连锁咖啡店、酒店和超市等。


#2学生撰文介绍蔬菜 专业又生动


Tim和Paula经过6个月的实习后,前者获聘为公司的「管理层实习生」,将专注于市场推广工作;后者则选择继续进修,报读树艺课程。两名学生在该公司实习期间,先后到不同的部门体验,既发挥他们的植物知识,又尝试农业科研和市场推广,负责撰写文章介绍公司所种植的不同蔬菜、水耕种植特色及环保重要性,亦协助申请蔬菜出入口所需的各类牌照。


在实习期间让两名学生印象最深刻的,是研究种植蘑菇,他们在研究项目中尝试以香港的马粪肥料种植出不同的蘑菇,这样便不用再在外国进口马粪肥料,可以减少碳排放。Paula说:「我们经过不断失败,不断尝试,测试不同的泥土、灯光和温度,这种实质试验很有趣。」Tim笑说,虽然最终不成功,但已经找到成功让菌丝生长的环境要素,包括温度、湿度和二氧化碳含量等,是十分宝贵的经验。


#研本地马粪肥料种蘑菇 失败中学习


Tim表示,日本和西班牙等的农业以精细化、高品质着称,但香港也可以发展精细化的农业,品质可以媲美日本等地。


Aqua Green创办人林雅明(Tracey)形容香港农业学科毕业生具有优势,她解释:「过去香港没有农业学科,我们唯有聘请内地的农科大学毕业生,但残酷的现实是内地很多毕业生反而不想从事农业,他们宁愿去超市做收银员。香港的农科毕业生因此反而有很大优势,他们既有农业知识,又有国际视野,在产品开发,以及跟外国种子公司接洽时均具有优势。」


Tracey透露:「当日黄润添面试时,曾问对方为何读农业?他说想让香港种菜、种地復苏,我说农业定位不一定是锄头,也可以是将品质做好,更好的市场推广,令行业更有生机。」


#冀更多年轻人读农业 联繫海外具优势


在Tracey与两名实习生身上可以见证「教学相长」,林雅明形容两人的农业专业知识,让公司少走很多冤枉路:「我问他们为何菜会那么瘦,他们答是因为天气热,植物会关闭它们的毛孔,拒绝唿吸。当年我不知道,很多所谓专家将我导入歧途,叫我加些神仙水,加些降温液养液,结果花了好几十万元都没效用。这是很深刻的教训,所以我希望公司有些读农业的人,凭着他们的科学及专业知识,来结合我们企业化管理。」


对于香港未来农业产业的发展,Tracey形容当更多年轻人修读农业,可以创出香港的农业管理方法,大学亦可以提供更多资源做研发,创造更多属于香港的农业知识产权和蔬果品种。她说,希望公司能够聘请更多香港的农科毕业生,成为香港和大湾区的人才训练中心,再让他们到不同地区的市场发挥所长,例如东南亚市场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