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 04月 30日
星期三
   | 氣 溫 : 27 度
搜尋新聞
簡体中文
即時新聞 視頻新聞 要聞港聞 社 評國際兩岸 財 經 娛 樂 體 育 馬 經 副 刊 昔 日

謝雪心:兒童學好粵劇不容易 感恩社會重視承傳
發佈日期 : 2023-07-28

特首李家超圶新加坡替兩名香港粵劇小演員打氣。
謝雪心原名孔令馥,是孔子第76代後人,她向本報大
心姐與另一位恩師白雪仙合照。(謝雪心Facebo
心姐在《靈戲逼人》的功架十足。(劇照)
心姐與恩師任劍輝(左)。(受訪者提供)
心姐曾因任姐過身而捨棄花旦生涯。(受訪者提供)
特首李家超圶新加坡替兩名香港粵劇小演員打氣。
謝雪心原名孔令馥,是孔子第76代後人,她向本報大

 無綫電視(TVB)最近播出的《靈戲逼人》是一部以粵劇包裝的人鬼戀劇集。劇中的「龍鳳陞劇團」是由一班熱衷粵劇的年輕一代組成,劇團班主方浩東由32歲上位小生阮浩棕飾演;至於劇中演方浩東師父花劍秋的人,就是縱橫粵劇界逾半世紀、人稱「心姐」的資深藝人謝雪心。心姐接受《成報》專訪,談到今次《靈》劇中的年輕一代承傳粵劇文化的故事,大讚題材寫得好好,劇情非常切合現今粵劇界的真實狀況。


採訪、攝影:黎永樂


粵劇是中華文化的瑰寶之一,擁有悠久的歷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蘊。上世紀5、60年代,到戲棚觀賞大戲是當時人們茶餘飯後的僅有娛樂之一。但隨著時代變遷,娛樂眾多,現時觀看粵劇的人數不及當年。心姐坦言,劇中方浩東的大老官爸爸方雪海(李成昌飾)對鍾情粵劇的兒子繼承粵劇事業十分憂慮,甚至反倒希望兒子轉行,這正是不少上一輩戲劇演員現時的擔憂。


心姐表示:「我劇中徒弟阿東醉心粵劇,但他爸爸明白到粵劇不是演出這麼簡單,他是要帶一個戲班,養一班人,絕對不容易,李成昌的角色就是以經驗之談,他不是不喜歡,而是實在太喜歡,所以會顧慮收了徒弟後,戲班如何維持等問題。」


#原名孔令馥 仙姐賜名「謝雪心」


現年71歲的謝雪心,原名孔令馥,是孔子第76代後人。當年11歲的心姐在籌款演出而獲香港粵劇名伶任劍輝(任姐)和白雪仙(仙姐)賞識,從而成為任白最後兼最年幼的門徒。「謝雪心」就是其恩師仙姐為她命名,意思是「感謝白雪仙師傅裁培的心」,藝名沿用至今。心姐非常尊師重道,視恩師任白為粵劇伯樂。


1960年代,心姐以11歲之齡加入「雛鳳鳴劇團」,雖然年紀輕輕已投身粵劇演藝,但對當年電影業開始盛行的娛樂界,心姐透露,任姐都不禁老實地向她說過:「阿心,你鍾意學粵劇已經遲了!」


#11歲加入雛鳳鳴劇團 任姐嘆遲了


心姐續說:「(粵劇)最興盛相信是戰前戰後的年代,到我師父年代時都已經開始發展電影業,做大戲要搬上銀幕,正正式式去戲棚觀賞粵劇已經式微。記得最蓬勃時一台戲可以演足一個月,當年最有名的劇團有碧雲天、大龍鳳、仙鳳鳴等等。」


心姐眼見現代人手機不離手,慨嘆年輕一代未必願意抽時間去觀賞一場粵劇演出,更何況投身粵劇行列呢!她解釋:「粵劇中,唱做唸打缺一不可,練功過程相當漫長,要成為出色的粵劇演員絕不容易。底功要6歲就開始練,包括要練好一字馬、虎跳、打筋斗、毯子功等,從小時候學起最好,因為身輕、筋軟,我11歲先開始學都已經話太遲。」不過,她認為練功的技藝用在自身,又能教育下一代,辛苦但值得!


#6歲起練底功  一字馬 虎跳等必精


粵劇戲班制度分六柱制:文武生(男一)、小生(第二文武生)、正印花旦(女一)、二幫花旦、武生、丑生。另外還有其他角色行當如三幫、二式等。心姐指能夠上台演出,除了要經過台下十年苦功,過程還要講際遇、靈氣、台緣(觀眾緣)、全部均順利才有機會升上最高位置。所以做到受歡迎的大老官不多,半途而廢的人最多。


談到投身粵劇界多年,問到最困難的時刻,心姐依然未能忘記與逝去的恩師任劍輝之間的點滴:「任姐過身那段時間,我情緒十分低落,同時我親生爸爸在差不多時間也走了。一日為師,終生為父,兩年之間兩個最親的人不在,當時心真的很痛,以前做《黛玉葬花》睇劇本寫話肝腸寸斷,撕心裂肺來形容心情,最親的人走了後,就完全明白了。」


#父親與恩師任劍輝辭世 轉當文武生


即使當年身邊親人不斷安慰心姐,她也要用上大約半年時間才能走出陰霾,心姐坦言:「後來覺得恩師任姐好有心機去栽培我這麼多年,我想任姐在天之靈都不想見我這樣,於是的起心肝收拾心情,好彩我有兩個師父,我就想可不可以將任姐的粵劇生涯,讓我繼續在舞台上延續下去。」之後,心姐捨棄紅極一時的花旦生涯,決意轉當文武生,將傷痛投放在任姐的舞台藝術之中。


自粵劇成為「非物質文化遺產」後,粵劇的承傳和培訓變相容易得多,粵劇能夠以藝術的形式代代相傳。心姐說:「粵劇成為文化遺產後,八和會館就去學校推廣,家長們知道粵劇是一門藝術反而深受歡迎,不少父母很樂意他們的子女參加。」心姐表示有家長反映子女參與粵劇表演後,中文文化水平提升,中文寫作的文采亦大有進步,令學生獲益良多。


#粵劇頭飾及化妝靚 吸引小朋友學藝


心姐續說:「現在坊間有很多小朋友劇團,很多小朋友真的由幾歲人仔開始練,大多數都是爸爸媽媽主動報名,不過參加的小朋友都很喜歡演出,因為他們覺得靚,粵劇頭飾、化妝等對小朋友來說是新奇和漂亮,所以他們表演時都很投入。」


特首李家超早前在新加坡出席香港駐新加坡經貿辦舉辦的商務晚宴,期間走進後台,替當晚準備表演的青少年粵劇演員打氣,包括只有5歲的暐峻和6歲的思辰,以及16歲的文喆和卓婷。李家超讚揚這班演員雖然年紀輕輕,但他們的眼神、動作和唱腔有板有眼,絕不欺場,展現出這項中國傳統表演藝術應有的功架。


場地提供:
Glasshouse Greenery
(Victoria Dockside K11 Musea)

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