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 05月 04日
星期日
   | 氣 溫 : 29 度
搜尋新聞
簡体中文
即時新聞 視頻新聞 要聞港聞 社 評國際兩岸 財 經 娛 樂 體 育 馬 經 副 刊 昔 日

市民疑轉往大灣區消費 香港入夜冷清 陳茂波稱搞活搞旺夜市 鞏固經濟復甦保持動力
發佈日期 : 2023-08-14

1980年代的新填地大排牌檔,是不少港人吃晚飯或
陳茂波昨天提出,短期內要與業界合力搞活搞旺香港的
深水埗的「愛文生」是本港老牌大排檔,吸引不少遊客
港式大排檔「愛文生」出名快靚正,夠鑊氣。
1980年代的新填地大排牌檔,是不少港人吃晚飯或
陳茂波昨天提出,短期內要與業界合力搞活搞旺香港的

【本報記者報道】香港疫後經濟復甦速度不似預期,社會各界正構思有何對策刺激市道,舉辦夜市是其中一個方向。財政司司長陳茂波表示,政府短期內會與相關業界合力把本港夜市搞活搞旺,目的是更好鞏固復甦中的各個經濟環節,保持復甦動力。有立法會議員贊同有關說法,但亦有飲食業界代表認為,如果政府要搞旺夜巿,規模需要遍及全港,業界亦有建議可調整政策刺激人流,例如重開旺角行人區,允許進行街頭表演等。

陳茂波以《鞏固經濟復甦 堅定力拓新局》為題撰寫最新網誌,提及「開放的城市、多向的商旅人員流動,向來是香港作為國際大都會的特色,也是經濟持續發展的重要動力」,而政府相信私人消費和訪港旅遊業預計仍然是下半年的主要增長動力。陳茂波指出,踏入下半年,本港旅遊業的復甦有加快趨勢,7月訪港旅客人數約360萬人次,即每日約有11.6萬旅客訪港,按月上升超過30%,其中內地和東南亞市場恢復較快;內地遊客數量已恢復至約疫情前70%;而東南亞國家如菲律賓的遊客已超過疫情前;泰國遊客則超過90%,8月首10天的日均訪港旅客數量更超過13萬。

不過,陳茂波指出,雖然訪港旅客數字正在快速恢復,但香港仍要不斷提升自身的競爭力和吸引力,「旅發局的調查顯示,內地旅客的消費習慣有所改變,以購物作為主要來港目的的比例,較疫情前有所下降」。他表示,本港要抓緊機會,推動旅遊業朝多元、高增值、可持續的方向發展,當中大型盛事、國際會議展覽等活動對吸引高增值旅客尤為重要,這亦是世界各地力爭的旅遊板塊。他強調:「短期內我們還要與業界合力把香港的夜市搞活搞旺,更好鞏固復甦中的各個經濟環節,保持復甦動力。」

對於陳茂波提及夜市,批發及零售界立法會議員邵家輝認為,陳茂波的說法準確並掌握巿況,建議當局考慮舉辦夜市,刺激消費。邵家輝表示,包括台灣以至泰國和韓國等地,亦有夜市,讓遊客及巿民到深夜仍然有飲食的地方,帶動夜間消費。而要舉辦夜市,將需要政府牽頭及政策支持,例如找出場地,免費提供予巿民使用。他又建議,商場可以推出戲院午夜場及食肆的特價優惠,巿民可以在看電影前後於商場飲食,亦可與地產商商討,個別商場營業至午夜或更夜時間,讓較晚下班的巿民亦有地方消費放鬆。

飲食業界認為規模需遍及全港

他表示,本港現時晚上市面人流較少,很多商舖晚上9時後已經關門,即使是銅鑼灣等旺區亦有類似情況,相信與不少市民轉往大灣區消費等原因有關,同時人手不足亦令部分店舖較早關門,形成惡性循環。他認為當局應盡快填補人手。

至於餐飲聯業協會會長黃家和表示,本港與內地恢復正常通關後,現時到港內地遊客只有疫情前約50%至60%,加上疫情後巿民習慣改變,提早晚飯甚至減少出外晚飯,都令晚市較清靜,尤其近兩個月,不少市民於周末到大灣區消費,見到旺角、尖沙咀等地區都較冷清,蘭桂坊等地點人流亦較少,不同涉及消費的界別都擔心情況會變成常態,造成很大打擊。

黃家和表示,過往本港亦曾舉辦大型活動和市集,但由於欠缺新意,反應愈來愈差,消費亦較內地貴,而即使部分地區有大型活動,例如金鐘舉行音樂節活動,只會令人流集中於一區,令其他區生意受影響。他認為,如果政府要搞旺夜市,規模需要遍及全港,業界亦有建議可調整政策刺激人流,例如重開旺角行人區,允許進行街頭表演等。

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