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 05月 17日
星期五
   | 氣 溫 : 27 度
搜尋新聞
簡体中文
即時新聞 視頻新聞 要聞港聞 社 評國際兩岸 財 經 娛 樂 體 育 馬 經 副 刊 昔 日

前特首董建華倡本土經濟 推10項目 上環大笪地 黃大仙騰龍墟失敗告終
發佈日期 : 2023-08-14

圖示2003年初,時任特首董建華在「大笪地」一個

【本報記者報道】財政司司長陳茂波提出要搞活搞旺香港的夜市,這政策早於時首特首董建華時代已推出。當年適值「沙士」疫後,失業嚴重,為了重建經濟,在建制派,特別是工聯會當推手下,時任財政司司長梁錦松就推動「本土經濟」概念,提出推最少10個重點本土經濟項目,當中以「上環大笪地」及「黃大仙騰龍墟」最受注目;前者盛極一時,但招來不少衛生問題,後者則產品欠特色,乏人光顧,失敗告終。

梁錦松發表2002至03年度財政預算案時表示,政府有意推動街頭售賣活動的小生意以落實「本土經濟」概念。據梁錦松當年解釋,「本土經濟」顧名思義是屬於特區內部經濟活動的一部分,「本土經濟」與市民的生活息息相關,範疇遍及文化、體育、康樂、個人及各類型小商販服務等。「本土經濟」具有四個特點:形式多元化,具本地特色,能提供就業機會,以及助長本地消費。梁錦松指出,推動本土經濟的發展,可以刺激內部消費,創造更多就業機會。

梁錦松執掌這項目 孫玉菡助推

「本土經濟」活動建基於市場的自由營運,並透過私人投資和落實。梁錦松強調,政府不應亦不會直接參與其投資、決策或營運。政府主要擔當鬆綁、促進和協調的角色。當年負責推動本土經濟項目的主將之一,是時任民政事務總署助理署長、今屆勞工及福利局局長孫玉菡。

時任特首董建華表示,2003年本港將推出最少10個重點本土經濟項目,估計可為香港創造約1,000個就業機會。當年推出的本土經濟項目,有「葵青劇院露天茶座」、「油麻地舊貌新姿」、「善用淺水灣海景大樓」、「清朝的九龍寨城公園」、「灣仔中環廣場歐陸風味露天茶座」、「黃大仙騰龍墟墟市」及「上環大笪地」。

大笪地爆食物中毒 墟市無特色

當年「上環大笪地」雖然一度人流暢旺,飲食區以平價避風塘海鮮作招徠,主題鮮明,銷情理想。然而,隨後有不少攤檔擺放食物及處理海鮮馬虎,結果引起不少衛生問題,並曾出現多宗食物中毒事件。

至於黃大仙「騰龍墟」更快失敗,因墟內同類貨品的攤檔位置相近,商戶之間競爭激烈,例如在約五十檔熟食攤位中,佔了一半已是賣魚蛋及碗仔翅等小食。乾貨的更缺乏新鮮感。

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