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報道】香港生育率偏低,家計會一項最新調查發現,香港夫婦平均子女數目,由五年前的1.3人下降至0.9人,創有紀錄以來新低,而無孩夫婦的比率亦較五年前增加超過一倍,取代了一孩家庭,成為本港的主流。受訪者不想生孩子的原因包括「養育孩子的責任太大」、「不喜歡小孩」等。家計會建議政府加強支援生育政策,例如加強生育指導,為希望生育的夫婦,提供方便及可負擔的服務。
家計會在2022年9至12月共訪問1,502名15至49歲已婚或正同居的女性,以及她們1,052名配偶或伴侶,當中43.2%受訪者沒有子女,比率較對上一次調查、即2017年的數字急增逾一倍;有一及兩名小孩合共佔超過一半。每名婦女平均子女數目跌至0.9,是有紀錄以來新低。
調查同時發現,想生或再生育子女的女性比率,由五年前的15.3%,升至去年的22%,而不生育或不想再生育孩子的女性比率,就由五年前的67.4%減至55.2%,餘下約20%受訪者表示不知道或未決定。調查訪問婦女不想生小孩的原因,首位是自己或配偶不喜歡小朋友;其次就認為養育孩子責任太大。
職業壓力增 做愛次數減
受訪夫婦每月平均做愛3.1次,較2012年的4.3次及2017的3.7次更低,當中更有19.4%女受訪者一個月沒有做愛,最多有33.5%女受訪者一個月做愛一至兩次。做愛減少的原因,最多是27%的職業壓力,其次是26%的與小孩共處一室,第三是生活空間擠迫。比較上次在2017年的同一調查,三大原因次序是生活空間擠迫和與小孩同住一室,都各佔27.4%,第三是職業壓力的17.7%。
家計會榮譽顧問暨研究小組委員會主席葉兆輝相信,本港的生率在未來兩、三年都會繼續偏低,稱對比其他國家和地區在提高生育率所實行的措施,不論力度和闊度都比香港大,故此香港仍有很大的改善空間。他又稱,香港生育率在近20年跌得厲害,一個主要原因是結婚人數少了,再加上現時結婚後也已經30歲,能再生育的窗口亦縮小。
至於鼓勵生育的措施,與五年前的調查相比,更多受訪女性表示各種經濟上的鼓勵、提高僱主及社會對家長的支授,例如在職母親可享有彈性上班時間,方便照顧子女,以及提升教育質素等措施,才可以鼓勵他們生育更多子女。家計會認為,單一的鼓勵生育政策,不足以提高公眾生育意欲,建議政府推出更多鼓勵政策,例如解決工時長的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