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报道】香港生育率屡创新低,夫妇平均子女数目下降至去年的0.9名,舆论开始关注会否导致劳动力不足等负面影响。行政长官李家超昨日宣读任内第二份《施政报告》,他称,政府必须有政策导向,鼓励生育,措施之一是昨日起在香港出生的合资格新生婴儿,获发放一笔过二万元现金,为期三年,亦可获优先编配公营房屋。消息人士透露,政府的拨款预算足够每年多接近20%、即多大约6,000名婴儿出生,但强调亦并非「目标」,项目也不设「关键绩效指标」(KPI)。
新一份《施政报告》用上一定篇幅阐述「鼓励生育 缔造有利育儿环境」的内容,而一开始的内容正是「支持新生家庭」。李家超表示,生育是人生重要决定,牵涉不同考虑,各地经验及文献均指出,生育率并非单靠政府政策可大幅提升,但面对出生率持续处于低水平,政府必须有政策导向,鼓励生育。他提出设立新生婴儿奖励金,向每名于昨日起在香港出生、父或母为香港永久性居民的新生婴儿发放一笔过二万元现金,为期三年,之后再作检讨。
多6000婴拨款预算亦足够
李家超昨午出席记者会时补充,鼓励生育要坐言起行:「我是一个着重即时行动的人,所以就定在今(昨)天。我觉得这是告诉大家一个很清晰的讯息——我很明确鼓励,而且立即坐言起行作鼓励。社会的讯息是清晰的,我亦希望给予社会一个清晰的态度,这个政策导向就是即时生效。」
政府消息人士指出,政府的拨款预算足够每年多接近20%、即多大约6,000名婴儿出生,但强调亦并非「目标」,项目也不设KPI。消息称,政府希望尽量简化登记程序,新生婴儿只需父或母一方为香港永久性居民,不论是否婚生子女,也可受惠,父母之间不需要有婚姻关係。消息人士表示,现时的婴儿需要在出生42天内申请出世纸,日后可同步申请奖励金。入境事务处会更新相关申请表格,需要提供的资料,包括父母的个人银行户口等,除亲身登记外,也容许网上提交申请,当申请获确认,会由库务局入钱至相关户口,一般申请后两至三星期便可批出。
除了奖励金之外,《施政报告》同时提出多项措施鼓励市民生育。李家超表示,房委会将会推出「家有初生优先选楼计划」,增加新生婴儿家庭成功购买资助出售单位的机会。由明年推出的居屋开始,预留部分单位配额,让昨天或之后有婴儿出生的家庭抽籤及优先选楼,直至该名子女年满三岁为止,而每次出售居屋及绿置居会额外预留单位总数10%作优先选楼。
房委会同时将推出「家有初生优先配屋计划」,加快新生婴儿家庭的公屋申请获编配公屋,昨天或之后有婴儿出生的家庭,可缩减一年轮候时间,明年4月生效。
新生婴家庭优先拣居屋
至于在2024-25课税年度起,如纳税人与在昨日或之后首个出生的子女同住,其「居所贷款利息扣除」或「住宅租金税项扣除」的最高限额,将由10万元提高至12万元,直至该名同住子女满18岁为止。另外,李家超提出增加在职家庭津贴、增加幼儿中心名额和津贴、推展学前儿童课余託管服务至全港,以及加强「社区保姆」服务。
扣税额增至最高12万元
民建联立法会议员林琳称,政府的生育政策有各式各样支援,但市民对雪卵渴求大,希望政府资助有意生育的女性雪卵,并延长可雪卵的时间。工联会立法会议员黄国对《施政报告》提及的「家有初生优先配屋计划」、新生婴儿奖励金、增加「社区保姆」津贴、增加在职家庭津贴的措施表示认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