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 05月 04日
星期日
   | 氣 溫 : 27 度
搜尋新聞
簡体中文
即時新聞 視頻新聞 要聞港聞 社 評國際兩岸 財 經 娛 樂 體 育 馬 經 副 刊 昔 日

警1周錄3宗巨額假冒官員騙案 內地女聽命騙徒自困酒店11天 近600萬學費生活費一鋪清袋
發佈日期 : 2023-11-06

涉事女生所開設的銀行雖屢次發出警示,盡力提醒,卻
內地女生來港入讀城大,到步首月即遇上騙案。(網站
內地銀監會。
涉事女生所開設的銀行雖屢次發出警示,盡力提醒,卻
內地女生來港入讀城大,到步首月即遇上騙案。(網站

【本報記者報道】內地來港學生墮入騙案陷阱嚴重,最新一例是一名18歲內地女子今年9月來港入讀香港城市大學,她於同月底接獲自稱「公安局」人員的騙徒來電,聲稱她銀行帳戶牽涉內地的洗黑錢案,要求她提供銀行帳戶密碼等資料自證清白。該名女生應騙徒要求入住酒店自困11天,並每日報告動向,騙徒則伺機分十多次轉走她銀行戶口全部存款。由於女事主銀行有異動,內地真的相關機構曾多次聯絡及發短訊提醒她,但她完全置若罔聞,直至其母接獲內地真公安局來電時,才揭穿騙局,可惜女生用作在港的約577萬港元學費及生活費,已被「一鋪清袋」。

警方於過去一周接獲最少3宗巨額的假冒官員騙案,受害人包括18歲「港漂」內地學生、49歲家庭主婦及70歲退休阿伯,合計總損失約1736萬元。

應騙徒要求 女生每日報告行蹤

今年9月,一名18歲內地學生來港入讀香港城市大學,修讀市場營銷,並入住宿舍。該名女生的母親動用個人積蓄,為女兒她準備一筆在香港的生活費和學費約530萬人民幣(折合約570萬港元),存入她在內地的一個銀行帳戶。

9月27日,女生接獲自稱是「公安局人員」的騙徒來電,指受害人的銀行帳戶牽涉內地的「洗黑錢」案;同日,騙徒再透過Whatsapp聯繫女生,要求她即日入住旺角維景酒店,她聽信騙徒所言,按指示入住至10月7日,並應騙徒要求,每天向其報告她的行蹤。

懶理內地真實機構來電及短訊提醒

騙徒在女生自困酒店期間沒有現身,但透過電話指示她提供內地銀行帳戶的資料,包括密碼等資料傳給騙徒。雖然在這段時段,內地真的保全局曾多次嘗試聯絡女生提醒她內地的銀行帳戶出現異常資金流動,但因女生真誠地深信騙徒所言,所以沒有理會全部由真正相關機構發出的手機通話和短訊提示。直至女事主的母親接獲內地真正的公安局來電通知時,才驚悉女兒墮入騙局。

女生經查核內地銀行帳戶交易紀錄後,發現於10月7日至10月13日期間,4個內地銀行帳戶先後有11宗詐欺交易,金額約530萬人民幣,這些交易紀錄是在女生不知情下進行,她終於感到受騙,於是報警求助,但為時已晚,損失約577萬元已未能追回。

香港警方針對內地生受騙漸趨嚴重,早於2021年12月已成立「港漂報案室微信群組」,逾千名內地生加入,也曾成功阻截懷疑電話騙案。警方呼籲可加入群組,以定期獲取罪案消息及最新騙案手法,並即時解答及協助成員就懷疑騙案的查詢。

阿伯按騙徒指示 手機自裝間諜軟件

另一名苦主是七旬退休阿伯,他於9月10日分別接獲自稱是「消費券計劃秘書處」及「上海市公安局人員」的2名騙徒來電,又有視訊通話,指控他在內地「洗黑錢」。2天後,另一名騙徒到阿伯的灣仔區住所,向他展示一份保密協議文件,以及提供一部手機,再指示他在手機內安裝一個名為「CBRC」的應用程序。警方懷疑該應用程式其實是間諜軟件,並會在受害人使用電子網上銀行時,即刻套取其銀行帳戶資料。

直至10月10日,阿伯發現其銀行登入密碼已被更改,經查證後,由9月15日至10月5日,先後有總值640萬港元被存入騙徒的銀行帳戶。阿伯向其兒子透露事件後,感到受騙,近日報警求助。

49歲女文員向「上海公安」交戶口資料

另一名被騙本地女子是49歲文員,她於今年7月14日接獲自稱是「上海公安局官員」的騙徒來港,聲稱事主在內地參與「洗黑錢」活動。騙徒隨後透過「WhatsApp」將事主轉介給另一名騙徒,該騙徒向事主自稱是「上海公安局」的主管,並要求事主下載「銀監會」手機應用程式,並交出2個銀行戶口密碼以證明清白。女事主不虞有詐,遵從吩咐提供。

直至9月17日,女事主無法登入其電子銀行,經銀行核實後,獲悉曾出現可疑交易,於是報警求助。經調查後,在8月14日至8月29日期間,她共有約519萬元存款被轉走。

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