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报道】诈骗案件有增无减,不少案件中都有市民被入侵银行户口招致损失。滙丰香港表示,香港客户今年首9个月举报的诈骗案件中,与购物相关的佔45%,投资相关的佔21%。为加强客户保障,滙丰香港今年用于提防诈骗科技的投资较去年增加7成。在未来数月,更会让客户停用无卡交易或设定相关交易限额,并透过流动理财应用程式,代替以短讯提供一次性密码作网上交易认证,加强保障信用卡用户防骗。
滙丰举办全港首个由银行策展防诈骗艺术展「呃Fair」,藉以提升公众防骗意识。「呃Fair」于今天(11月21日)至12月11日在启德AIRSIDE举行,将展出逾20件实体和互动艺术品,突显骗徒常用的手法。艺术品的灵感源于公众误堕骗局的经歷,并以深具本地风格的二次创作引起公众共鸣。今次展览旨在教育公众如何避免受骗,
「呃Fair」二创堕骗局艺术品
滙丰香港区行政总裁林慧虹昨天(20日)上述活动预展时表示,网络诈骗日益严重,今年上半年相关罪案数目按年上升超过50%,而网络诈骗更佔举报案件逾75%。总损失金额达26.9亿港元。确保客户能继续安心使用数码银行服务是当前急务。
她透露,由12月起,滙丰会分阶段推动与信用卡网上交易保障措施,包括容许客户主动选择是否需要停用无卡交易功能。此外,银行发现不少骗徒会盗取市民短讯一次性密码,为应对相关事件,滙丰有意透过流动理财应用程式(App),代替以短讯提供一次性密码(OTP)作网上交易认证。稍后公布实行详情。
取消以短讯传送一次性密码
滙丰强调,实行的相关新措施只为应对层出不穷骗案,而非该行在信用卡支付上存在任何潜在漏洞。
滙丰香港区财富管理及个人银行业务主管伍杨玉如表示:「预防诈骗看似复杂,但其实我们不需要成为专家方能保护自己。只要时刻保持防骗意识,谨记便宜莫贪、对可疑网站保持警惕并妥善保管敏感的个人信息,大家都能成为醒目的数码银行用户。滙丰一直重视客户保障,并将继续与客户和业界携手,确保公众能得到安全的银行服务体验。」
金管局吁勿胡乱点击连结
出席同场活动的金管局副总裁阮国恒表示,曾检视众多诈骗个案,发现大部分涉及夸张优惠和讯息,引诱市民点击连结,继而索取受害人的敏感个人资料,包括帐户资料,例如周末的怀疑卖狗肉事件,显示新的骗案方法。因此,他唿吁市民不要相信夸张优惠,以及避免胡乱点击连结或下载应用程式。
阮国恒上周出席银行公会例会后表示,最近有一些新趋势是骗徒要求市民点击链结下载手机应用程式,背后是恶意程式,可追踪手机运作,会自动截取交易画面,最终可接管手机银行的帐号从事不获授权交易,暂时已有2间银行报告9宗个案。他指出有银行已将网上银行或手机银行的截图功能暂停,认为是短期合适的做法,其他银行亦正考虑不同方案。
香港资讯科技商会荣誉会长方保侨认为,相关措施能保障到市民避免被盗卡。他解释,市民在网购时不幸进入钓鱼网站,黑客可以看到用家的所有资料,包括信用卡卡号、姓名及一次性短讯密码,于是可无限次盗用相关信用卡。他指出,近日,滙丰应用程式已禁用萤幕截图及录影功能,因此黑客无法见到应用程式的画面,令未有授权的交易无法完成。然而若用家手机被入侵,仍有机会被偷取信用卡资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