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 07月 25日
星期五
   | 氣 溫 : 25 度
搜尋新聞
簡体中文
即時新聞 視頻新聞 要聞港聞 社 評國際兩岸 財 經 娛 樂 體 育 馬 經 副 刊 昔 日

退休漢收WhatsApp訊息 墮投資騙局失逾600萬
發佈日期 : 2023-12-22


【本報記者報道】有退休人士收到以WhatsApp發送的訊息墮入投資騙局,損失逾600萬元。通訊辦指WhatsApp等熱門通訊軟件,不是電訊服務,所以不受到他們監管+立法會議員楊永杰指認為首階段只涉及電訊商,幫助不大,不滿WhatsApp及微信等不包括在相關新制下。

該名退休人士(75歲)於上月18日收到來一個WhatsApp訊息,有自稱是金融分析師的騙徒分享「投資秘訣」,引誘受害人進行投資,並透過從一虛貨網站下載一個「東吳證券」的應用程式(網站為https://app.terdgfbnv.com),於該虛假程式開立了帳戶並在騙徒協助下進行網上交易。


受害人於11月13日至24日期間,先後將630萬元存入該投資平台作投資,當騙徒不斷要求投入更多資金時,受害人始發現未能從帳戶提取資金,於是報案。

一直跟進電話騙案的立法會議員楊永杰歡迎電訊業下周四起實施短訊「實名制」安排,但指首階段只涉及電訊商,且不涵蓋WhatsApp及微信,幫助有限。

議員冀擴展安排涵蓋範圍堵截電騙

楊永杰指要防止騙案發生,必須針對最流行的騙案,當中包括假冒政府部門發訊息。他指:「上次最大宗是冒充易通行發送連結予你騙錢,這些與政府有關係的部門,是否可納入首批呢?WhatsApp及微信也出現詐騙,甚至是Telegram也有詐騙,佔的比率差不多按統計資料,達7至8成,但今次登記人制度不包括在內。」楊永杰希望當局能擴展安排涵蓋範圍,以堵截更多電騙。通訊辦就表示,WhatsApp等熱門通訊軟件並非電訊服務,所以不受到他們監管。

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