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报道】现代人愈来愈注重健康,不少人更会以不同补充剂增加免疫力或令身体更加健康,其中益生菌产品便认为属健康之选,不过,消委会最新的测试发现,市面40款益生菌产品中,部分样本如PicoLabb Formulas特效益生菌、Procalun东大科研17益菌元,成份中含有「粪肠球菌」,根据世衞建议,有关菌类安全性仍有待确认,不建议服用;另外不少产品标榜改善湿疹等医学疗效,但欠缺临床数据支持,建议政府立法监管膳食补充剂。
消委会昨(15日)公布最新的测试报告,指去年10月至11月从药房、个人护理用品店、健康产品专门店等零售店,收集了40款声称能提供益生菌的膳食补充剂,当中6款声称为女士专用,11款声称为儿童专用,以及23款普通益生菌。
售价相差近9倍
样本以粉剂、锭剂和胶囊为主,亦有各一款样本为啫喱、软胶囊和软糖,售价由99元至788元不等。按包装上标示的食用份量计算,每日的食用分量的价格则由5.3元至52.6元,差异接近9倍;其中售价最低是life-space的婴儿益生菌粉(6个月至3岁)、最高是Easy Fit的活性益生菌女士配方。
根据国际益生菌协会的自愿性行业标籤指南,产品应标示清楚益生菌的菌属、菌种和菌株,但只有15款样本仅标示菌株,有20款就只列出菌种。其中由中大研发的配方G-NiiB微生态儿童免疫配方SIM03,就完全无标示益生菌种类。
在有标示益生菌的菌种或菌属名称的39款样本中,36款样本声称含有一种或多种乳酸桿菌,当中以「嗜酸乳桿菌」、「鼠李糖乳桿菌」和「干酪乳桿菌」最为普遍。
消委会又发现,售价480元PicoLabb Formulas的特效益生菌,以及售价395元的Procalun的东大科研17益菌元,标示含「粪肠球菌」,这种菌被联合国认为「不稳定」、容易污染成致病菌,不建议供人使用。
促透过法例加强监管
消委会总幹事黄凤嫺指出,内地「粪肠球菌」和「屎肠球菌」已不可在列表上。台湾亦说明,未经确认其食用安全前,不可作为食品原材料使用,认为如有特定法例及在有风险范畴或菌种中加以监管,将对消费者健康有更佳保障。
PicoLabb的代理商回应消委会指,该产品经3年发酵而成,以确保其高活性成分。同时该公司亦向消委会提供相关的纯度认证和安全测试报告。
调查又发现,超过一半产品声称可改善免疫力、减轻湿疹等,但没有临床研究支持。消委会宣传及社区关係小组主席林凯章表示,虽然肠胃道是免疫系统的一部分,但现阶段研究未能确定不同益生菌种类如何帮助调节人体免疫系统。部分较大型的临床实验发现,服用益生菌病人与服用安慰剂的病人湿疹症状都没有显着减轻。
本港目前没有法例要求膳食补充剂提供安全证明或功效证明等,消委会建议政府参考外地立法规管,又提醒家长初生婴儿肠胃道吸收和免疫功能未成熟,海外曾有早产婴住院期间服用益生菌配方后患上双歧桿菌,引起败血病死亡,提醒父母注意风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