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報道】壹傳媒創辦人黎智英與《蘋果日報》3間相關公司被控「串謀勾結外國勢力」等罪,案件昨天(1月17日)在西九龍裁判法院(暫代高等法院)展開第11日審訊。控方「從犯證人」、前壹傳媒行政總裁張劍虹開始作供,指黎智英在2014年「佔中運動」後,積極參與《蘋果》編採事宜,並指示透過《蘋果日報》呼籲公眾上街爭取民主。2019年政府修訂《逃犯條例》,黎智英更指示透過《蘋果》希望西方國家關注修例及制裁中港官員。除了新聞報道,據張劍虹透露,黎智英在評論及社論版亦給予編採指示,建議寫手,甚至開闢專欄自己撰稿,題材以反共及批評政府為主,其專欄內容是編輯部「無人敢修改」。
案件由高院《國安法》指定法官杜麗冰、李素蘭及李運騰審理。控方由副刑事檢控專員周天行、助理刑事檢控專員張卓勤、高級檢控官陳穎琛代表;黎智英由資深大律師彭耀鴻、大律師關文渭及有香港執業資格的新西蘭御用大律師Marc Corlett代表。
黎智英一直指揮集團運作
控方周天行傳召首名「從犯證人」張劍虹作供,他確認於2022年5月17日承認「串謀勾結外國勢力罪」,「串謀刊印煽動刊物罪」存檔法庭。 張劍虹在庭上解釋壹傳媒集團及《蘋果日報》的運作,指黎智英作為《壹傳媒》董事會主席,是「最高領導人」,擁有最終決策權;2018年至2020年5月期間,雖然黎為《壹傳媒》非執行董事,但仍繼續積極參與決策及運作,直至2020年5月後黎出任執行董事。
《蘋果》按黎意志呼籲市民上街抗爭
張劍虹是作為《壹傳媒》行政總裁,主要負責執行黎智英及《壹傳媒》董事局的指示。控方詢問《蘋果》編採方向,張劍虹憶述,由創刊至2014年間,《蘋果》的公眾形象比較偏向「狗仔隊」及娛樂方面。黎在「佔中」前較少參與編採政策。及至「佔中」前後,黎始積極參與編採政策。
張劍虹作供進一步解釋稱,黎智英自2014年「佔中運動」起,透過其每周主持的《壹傳媒》管理層會議「飯盒會」,主動為《蘋果日報》及《壹傳媒》旗下刊物訂立編採政策,並將《蘋果日報》打造為反政府媒體。張表示,黎智英在會上講述個人政治取態及反政府理念,並向壹傳媒各管理層下達編採方針,指示呼籲市民上街示威及抗爭。
引述黎稱《逃犯條例》侵犯民主自由
在2019年反修例運動爆發,張稱,黎智英認為《逃犯條例》打壓香港民主自由,形容「將唔聽話嘅香港人,同中共眼中釘送返大陸」。張劍虹特別提及2019年3至4月反修例示威前夕,黎智英在「飯盒會」中表示希望西方國家可聯手對抗中央及特區政府,甚至制裁相關政府官員。
控方問及《蘋果》除新聞報道外,亦有評論及社論版,黎有否就此給予編採指示。張回答有,形容根據「飯盒會」內容,編採指示與評論方針一致。當中社論會按黎訂下的方向撰寫,評論版則由楊清奇負責審批,楊會按照編採方向審批稿件。
黎於評論及社論版 有給予編採指示
此外,黎智英會建議社論寫手,一些他認為「寫得好」及適合其方向的人予楊。《蘋論》則為社論,評論版「forum」則由不同寫手撰寫,均由楊負責審批。張稱,如他發現有符合黎方向的寫手,亦會嘗試推薦予楊。欄目《蘋論》共有4名寫手,包括馮偉光、楊清奇,由黎推薦、筆名為「方圓」的人,以及筆名為「古立」的人。庭上展示筆名「方圓」的文章,當中題為《有黨性冇人性:香港淪陷由此開始》。
控方追問為何黎會推薦「方圓」撰文。張解釋,因為「方圓」的文章主要比較批評政府、反中共,黎認為他對共產黨熟悉,「呢方面寫得好」。控方追問,若然有寫手的觀點未能符合黎的編採指示,黎會如何處理?張回應指,寫手要經黎批准才可起用,他未遇過控方提及的情況。
黎專欄反共及轟港府 繞過編輯審批直刊
控方最後提及專欄《成敗樂一笑》為黎智英的專欄,張確認,指「成敗樂一笑」逢周日出版,屬於副刊專欄版。控方展示文章「時間就是武器」,署名為黎智英,張確認文章由黎撰寫。張形容此專欄文章內容以反共及批評港府為主。張說,楊清奇毋須處理《成敗樂一笑》的文章,「除非黎生要求(放在)論壇版,偶然一次兩次好罕有」,「我可以咁講,黎生呢篇文冇人敢修改」。案件周四(18日)續審,張繼續作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