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报道】「港漂」,泛指从内地来到香港求学、工作、寻求发展而还未在港居住满七年的内地人,该群体在香港的规模将会愈来愈大。警方发现该社群遇骗案的情况趋严重。以警方新界南总区范围内一所大学为例,2个月内有11名内地学生堕电骗,痛失逾840万元。因此,警方推出「护港漂」计划,并首度与小红书网红合作,以创新有趣方式摄制防骗宣传影片。
随着香港与内地政府近年来加强人才流动、互利发展的一些举措,例如优化各种香港人才入境计划、扩大本港学生招收非本地生比例等,单单是2023年首10个月,已经有约五万内地同胞透过申请各项人才输入计划而成功落户香港,另在香港各高校的内地学生也有两至三万人,港漂群体在香港的规模将会愈来愈大。
新界南总区率先推行
新界南总区一直都是港漂们的热门聚居地之一,区内有很多着名学府和工商机构、科研园区都是港漂们读书、工作的热点,就以位于新界南总区一所大学为例,单单在2023年10月和11月,就接到15宗牵涉内地学生的骗案;当中11位学生是在「电话骗案」中被骗了超过港币840万,情况令人担心。警方未有公开该大学名称,而新界南总区范围包括沙田、荃葵青及大屿山,区内只有政府资助的中文大学及私立的恒生大学。
为了有针对性地保护只身来港、人生地不熟的港漂群体,新界南总区防止罪案办公室特意在2023年开始筹办了「护港漂」计划。警方日前在铜锣湾警官会所举办「护港漂」计划嘉许礼,以表扬支持计划的合作伙伴,并向大众分享协作成果和经验,唿吁社会各界为防骗多出一分力。嘉许礼超过200人出席,包括过百位「港漂」学生及专才,并邀请到中联办公室警务联络部部长陈枫、警务处处长萧泽颐,以及新界南总区指挥官麦展豪等担任主礼及颁奖嘉宾。
警务处处长萧泽颐致辞时表示,「港漂」群体是推动香港发展的新力军,警方有责任保护他们融入香港,安居乐业。是次的嘉许礼就是一个很好的机会,来回顾警方与合作伙伴协助成果,并且分享经验来鼓励社会各界,深入交流,共同协作,从而进一步编织起一个更强大的「社会防骗保护网」来守护我们的身边人。
「港漂」受害人比较服从权威
沙田警区重案组高级督察何灏庭表示,根据他过往处理多宗牵涉港漂受害人的案件之观察,港漂受害人比较服从权威,不熟悉香港执法部门的运作之余,亦普遍不认知「国内公安不会跨境执法」之事实,因此当有假扮公安或香港警务人员的骗徒向他们讹称其涉嫌洗黑钱亦其他违法行为,需要提交个人资料、银行户口资料或保证金以便调查时,便容易误信骗徒。亦有受骗学生不太愿意告知或询问身在远方的家人,免得家人担心,却往往在缴付骗款之后,问题不但没有解决,骗徒反而要求缴付更多金钱,因此承受着庞大的压力。
何督察认为,「港漂学生」是尤其需要保护的一群,他们的父母都在内地,自己解难的能力有限,尤其是在语言不通的地方,面对似是而非的信息更加难以分辨真伪。所以大学教职员的关爱、其他同学的提醒、警方及其生活圈内可接触的防骗资讯变得非常重要。
新界南总区防止罪案办公室主任陈咏君总督察表示,「港漂群体」往往初到香港,在尚未瞭解本港文化、法律等时,便收到各式各样的诈骗信息,容易误堕骗局而遭受金钱损失和感情伤害。因此唿吁各界,当港漂或其他市民大众遇到怀疑骗案时,谨记「防骗三式」-「三不」及「三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