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报道】壹传媒创办人黎智英与《苹果日报》三间相关公司涉串谋勾结外国势力案踏入昨日第29天审讯,《苹果日报》时任副社长陈沛敏继续作供,控方主要针对《苹果日报》英文版作提问。陈沛敏同意控方所指,《苹果》引进的英文新闻内容目的,是为了国际文宣线,并吸引国际关注香港。陈称,黎曾演译国际社会愈来愈多英文版读者的话,会对《苹果》有保护作用,黎最想有美国政治人物的订阅。
控方指出,黎于2020年5月10日设立WhatsApp群组「English News」,目的是与《苹果日报》管理层讨论设立英文版事宜。黎在群组中引述《苹果》专栏作家冯晞干「不撑苹果的100万人」文章,认同其提议《苹果》推出英译新闻电子版,以进一步催谷《苹果》订阅量,因而指示《苹果》高层研究落实推出英文版内容。冯晞干文中建议,「苹果救亡似乎只有两个方向:一是增加订阅量,吸纳那100万个潜在客户,二是提供收费较高的订阅选项,让某些现有客户多付点钱。不过,无论哪个方向,前提都是《苹果》必须「增值」,方法包括加强「八卦式公义」及「国际文宣线」等内容」。
当中,「八卦式公义」意指将「政治新闻娱乐化」及「娱乐新闻政治化」,娱乐版也应该「用政治绑架娱乐」,重点报道撑警伪人「丑态」等。
陈同意控方称,《苹果》引进的英文新闻内容目的,是为了国际文宣线,并吸引国际关注香港,陈称黎曾演译国际社会愈来愈多英文版读者的话,会对《苹果》有保护作用,黎最想有美国政治人物的订阅。
冀藉彭斯订阅而获得支持
控方指出,黎曾向Mark Simon表示,希望能藉着时任美国总统彭斯订阅《苹果》英文版而取得支持。陈就此作回应称,其理解是彭斯的订阅可以令更多美国人认识《苹果》,从而助《苹果》得到「支持」及「保护」, 若《苹果》受「打压」,美国便可向特区政府「施压」。当被问及何谓「施压」时,陈回应指是「言论上的谴责」或「採取一些行动去制裁」。
控方引述黎与陈于2020年5月11日的WhatsApp通讯,黎发送一篇由Benedict Rogers撰写的文章给陈,并着陈研判文章是否值得刊登。陈供称,黎亦有将Benedict Rogers当时发送予黎的讯息转发予她,内容是Benedict Rogers追问黎知否《苹果》最终会否採用刊登其文章,黎之后再发讯息催促陈「请尽快覆我」。
陈之后回覆黎指会以新闻报道形式刊登Benedict Rogers的文章,并会将文章交给电子版同事在网上登出全文。陈之后把有关原文交给一名政治组记者写成一篇报道,并于2020年5月12日在《苹果》实体版A3版刊登,标题为「罗哲斯:最可怕的母亲节」。
控方问陈为何决定将文章写成新闻刊登,陈解释因为其文章佔用版面不大,加上认为Benedict Rogers作为英国保守党人权委员会副主席,回应香港发生的示威冲突亦算合理,而且「因为黎生又好似好急咁叫我快啲覆佢点样处理」,于是她决定以新闻报道形式简单将Benedict Rogers意见报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