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报道】有关的士的投诉无日无之,交通谘询委员会较早前公布辖下的交通投诉组在2023年第四季接获的投诉,在全年共接42,352宗投诉及建议之中,公共交通服务佔87%,其中以专营巴士佔最多,而的士服务就紧随其后。
在多项投诉之中,以公共交通服务最多,录接接近3.8万宗,按年增12.7%,当中涉专营巴士佔最多,录1.7万宗,按年减少11.2%。至于涉及的士的投诉大增50.9%至超过1.1万宗,位列第二名。
有的士斑马线前拒让行人兼超车
交通投诉组特别提及一宗个案称,有市民投诉一名的士司机不但没有让路给正在等候横过斑马线的行人,更超越斑马线上正停下让路给行人的车辆。运输署称,已经将个案转交警方跟进,以考虑採执法行动,又已致函有关的士的车主,要求敦促该名司机注意驾驶态度。
至于消费者委员会早于2017年倡议循序渐进开放网约车市场。消委会当时指出,较平衡方式是循序渐进发出网约车营运许可证和对司机作出规范,逐渐引入竞争。其优点是当地政府能有效监察及控制网约车对整体运输交通所带来的裨益和影响。政府亦较容易在改革过程中制定或修定要求,加强乘客安全障,从而改善交通服务质素。然而其缺点是需要较长的时间才可反映出对的士整体服务的改变。
消委会认为,採用取循序渐进的方式,可减低网约车对的士行业所造成的冲击。作为第一步,政府可考虑让网约车营运者发出营运许可证,规范网约车在合适的限额下经营,为市场注入可控的动力,并朝向一个更开放,并以市场为本的制度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