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 05月 08日
星期四
   | 气 温 : 28 度
搜寻新闻
繁体中文
即时新闻 视频新闻 要闻港闻 社 评国际两岸 财 经 娱 乐 体 育 马 经 副 刊 昔 日

骗徒开假网站或假社交媒体专页宣传 冒认律师声称代追骗款 警接6宗二次诈骗涉逾800万
发佈日期 : 2024-06-03

警方已在多个不同平台移除超过八千个假冒知名人士等
陈纯青(中)指二次诈骗案有上升趋势。
防骗宣传车游走各区向市民宣传防骗讯息。
网罪科早前在香港国际创科展中展示升级的版防骗视伏
警方已在多个不同平台移除超过八千个假冒知名人士等
陈纯青(中)指二次诈骗案有上升趋势。

【本报记者报道】警方留意到近期有骗徒开设假网站或假社交媒体专页,伪冒成不同身份例如法律团队,声称可以代受害人追讨诈骗损失。警方于去年下旬已发现相关骗案零星上升趋势,由今年至今,警方已接获6宗同类型「二次诈骗」案件,损失金额共逾800万元,其中一名女事主年前堕入刷单骗案损失8万元,因误信假冒法律团队可协助追回损失,结果再被骗逾110万元。

网络安全及科技罪案调查科警司陈纯青接受访问时表示,今年首三个月本港录得接近7,600宗科技罪案;数字较去年同 期轻微上升3%,平均每13分钟就有一宗骗案发生,涉及损失金额比去年同期上升了近1倍,超过16亿港元。陈纯青指损失金额翻倍,主要涉及网上投资骗案较去年同期上升5成半,共录得979宗,单是这类骗案的损失金额便有6.9亿。

另外,警方首三个月共录得915宗「网上帐户骑劫案件」,当中主要涉及WhatsApp及IG等,相对去年同期的85宗上升超过9倍,涉及损失金额超过2,700万元。

首3个月录近7600宗科技罪案

陈纯青又说,警方于去年下旬留意到有骗徒开设假网站或假社交媒体专页,伪冒成不同身份或团队,如侦探社、法律团队甚至黑客,声称可以代受害人追讨诈骗损失,而相关骗案亦有零星上升趋势,而自2024年至今,警方已接获6宗同类型「二次诈骗」案件,损失金额共逾800万港元。

网络安全及科技罪案调查科总督察梁以德表示,在6宗骗案中,损失最大金额的一宗发生在是今年1月,事主为年约70岁的男子,他收到WhatsApp钓鱼短讯,声称可透过网站促销计划赚取佣金,于是分21次将117万转账与不同户口,直至同一月不能取回任何金钱后才知道受骗。事主之后在网上发现自称律师团队的广告,声称可透过法律途径协助取骗款,经接触后按指示,先后将逾550万存入数十个银行户口作为服务费及担保费,发现被骗后报警,共损失约630万元。

至于人陈先生(化名),亦于去年7月堕入一宗网上刷单骗案,骗徒透过WhatsApp接触陈先生,讹称聘请他为不同社交媒体专页作推广,当他按指示输入60万元后,便与骗徒失去联络。一个月后,陈先生在Facebook看见一个名为「亚欧律师行」的广告,声称可代骗案受害人讨回损失。

7旬汉欲追117万骗款 再失550万

骗徒声称陈先生被骗的款项流入澳门一个博彩集团,可透过IT技术员在博彩游戏中赢回骗款,期间陈先生曾获利数千元并成功存入户口,陈先生指「当时一心想追返啲钱,而佢哋睇上去又好似好专业,加上我又真係有钱收过,所以就信咗佢。」结果陈先生因再次误信骗徒,再被骗去21万元。

梁以德说,骗徒于假网站及社交媒体专页展示的图片或标志多自官网盗取,再配以专业法律用语,营造权威形象,使人难分真假。骗徒又会在搜寻器以 「骗案」、「诈骗」、「骗案追讨」等关键字投放广告,将假网站以置顶广告形式出现。骗徒亦会在社交平台为假专页投放广告,增加 曝光率和提升接触率,梁以德唿吁市民须多加求证、切勿轻信。

要求删8000虚假专页及网站将被移

陈纯青称,警方一直主动进行网上巡逻,再加上公众人士自发的举报,过去一年,警方在多个不同平台移除超过8,000个假冒知名人士、政府官员以及其他类型的虚假专页及网站;今年首季亦有超过800个虚假专页及网站被移除。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