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 04月 30日
星期三
   | 氣 溫 : 25 度
搜尋新聞
簡体中文
即時新聞 視頻新聞 要聞港聞 社 評國際兩岸 財 經 娛 樂 體 育 馬 經 副 刊 昔 日

旅客及市民消費模式轉變 港元匯率高企 5月零售業銷貨值305億元 按年跌11.5%連跌3個月
發佈日期 : 2024-07-03

零售市道興衰皆影響民生。
香港5月零售業銷貨值按年下跌。
香港近年愈來愈多空置舖位。(資料圖片)
超市貨品的銷貨價值按年跌3.4%。
零售市道興衰皆影響民生。
香港5月零售業銷貨值按年下跌。

【本報記者報道】香港零售業市道持續寒冬。政府統計處公布,5月零售業總銷貨價值臨時估計為305億元,按年下跌11.5%。扣除價格變動後,該月零售業總銷貨數量的臨時估計按年下跌12.9%。政府表示,有關數值顯著下跌,主要受到旅客和市民消費模式的轉變,以及港元匯率高企的影響。香港零售管理協會指出,五一黃金周期間受天雨影響,零售水平未達到預期,形容黃金周的生意是「不理想」。

政府統計處表示,5月零售業總銷貨價值中,網上銷售佔8.7%。相關銷售價值臨時估計為26億元,按年升21.9%。

按年比較,超級市場貨品的銷貨價值下跌3.4%;其他未分類消費品跌8.9%;珠寶首飾、鐘表及名貴禮物跌21.4%;服裝跌18.8%;食品、酒類飲品及煙草跌4.1%;百貨公司貨品跌21.1%;汽車及汽車零件跌29.8%;燃料跌11.6%;鞋類、有關製品及其他衣物配件跌11.7%;家具及固定裝置跌15.9%;中藥跌15.1%;以及眼鏡店跌18.4%。另一方面,藥物及化妝品的銷貨價值上升2.5%;電器及其他未分類耐用消費品升2.2%;書報、文具及禮品升6.9%。

政府表示,5月零售業總銷貨價值按年繼續顯著下跌,主要受到旅客和市民消費模式的轉變,以及港元匯率高企的影響。網上銷售價值佔整體零售銷售額近月持續上升,顯示零售業可把握消費模式轉變帶來的新機遇,改變銷售形式,開創新業務。展望未來,零售業界短期內可能仍會面對挑戰,然而國家最近公布的惠港措施,包括進一步優化個人遊計劃,以及提高內地居民旅客行李物品免稅額度,應對促進本港零售業務有幫助。特區政府大力推動盛事經濟和提升市面氣氛,也有利零售業。

零售管理協會形容黃金周生意不理想

香港零售管理協會主席謝邱安儀表示,雖然5月零售業總銷貨價值臨時估計數字稍為上升,但只較4月增加3%,屬很微的增幅,顯示疲弱狀態持續。她形容,業界目前面對比寒冬更嚴峻的環境,相信會持續一段時間。至於內地居民旅客行李物品免稅額度提高至1.5萬元人民幣,她相信需要時間讓措施產生成效。

謝邱安儀指出,在五一黃金周期間,受到天雨影響,零售水平未達到預期,形容黃金周的生意不理想。她說,本港現時面對兩個情況,一是本地市場香港人外遊及北上消費,二是遊客來港,尤其內地旅客已不是以購物為目的。她指出,較早前進行的調查訪問4,200間店舖,涉及7.6萬名員工,只有約10%受訪會員相信6月的零售數字會上升,其餘受訪會員相信數字會持平或有跌幅。她說,7月及8月暑假,相信不少市民會外遊或北上,加上巴黎奧運舉行在即,每次有這些賽事舉行,可能會令市民外出活動時間減少,零售行業市道可能會較淡靜。

至於星展香港經濟研究部經濟學家謝家曦表示,零售數據持續下跌,受基數效應影響,加上港匯偏強,港人外遊誘因大,來港旅客消費力亦有減弱。謝家曦認為,港匯強勢,削弱內地客購物免稅額提升帶來的刺激作用,又預期在美國減息前,香港零售數據表現仍然欠佳,即使有改善,亦不會出現V型反彈。

法國外貿銀行亞太區高級經濟學家吳卓殷預料,零售銷售短期難以扭轉弱勢,未來一季仍有接近雙位數跌幅,全年至少跌5%。他說,已推行的措施對零售市道幫助不大,政府需要推出更多措施及盛事,吸引旅客來港消費,又認為本港的旅遊消費體驗仍有改善空間。

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