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報道】不少香港學生報考的「國際文憑大學預科課程」(Internarional Baccalaureate, IB),較早前發生相當罕見的「跨時區作弊」事件,有亞洲區考生懷疑憑記憶將試題放上社交網站,供其他時區未開考學生查看。國際文憑組織最新表示,今年11月舉行的考試會調整部分學校的開考時間,並設最短兩小時監考時間,同時要求考生於考試結束時清除計數機的記憶體。
今年5月,IB發生「跨時區作弊」事件,有包括香港考生在內的考生,在網上集結證據後聯合向IB組織發信投訴稱,包括數學、全球政治、商業管理、計算機科學等的試題早於社交網站曝光,大多於討論區Reddit或Telegram洩露,不同科目試卷超過5.2萬次下載。有香港考生直言,試題連答案及作答方法於網上瘋傳,對之後開考的歐洲等地區考生相當有利,亦對亞洲區考生不公平。
IB組織之後指出,已經查出組織作弊的主要參與者(primary actors),並作出適當處理,而經廣泛調查及分析後,發現全球分數與往年沒顯著差異,相信沒考生因事件而失利,無損IB成績認受性。如識別到作弊的考生,該考生不會獲發任何成績或文憑證書或重考。
設2小時監考時間防作弊
IB組織昨日進一步公布,今年11月舉行的所有考試,部分學校的開考時間會調整,避免在較早時區的考生可以向較遲開考的人披露試題,並要求學校每次考試結束後,必須清除設備的記憶體,而即使考試本身只是一小時,亦會設至少兩小時監考時間,防止考生作弊。IB組織指出,即使考試時間本身為一小時,監考時間仍需設為至少兩個小時。另外,為減低與「跨時區作弊」的可能性,IB組織將調整部分學校的開考時間,以阻止較早時區開考的學生,供其他時區未開考學生查看題目。IB組織亦會要求考生於每次考試結束時,清除計算機的記憶體,有關新做法會令學校重新評估使用計算機的規則。
「國際文憑大學預科課程」俗稱IB,是由國IB組織開發和管理的預科學歷。在英國學制,國際預科文憑(IBDP)設於中六、中七(即Year12、13),為期兩年。IB課程以國際化、廣泛學習為大原則,學生必須涉獵多於一國的語言,以及數學、科學和人文學科等多個範疇,對學生的語文水平和獨立學習能力要求高。相較於英國高考(A-levels),IB課程在全球各地的頂尖大學及高競爭學系,例如醫科、法律系等的認受性較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