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 05月 04日
星期日
   | 气 温 : 29 度
搜寻新闻
繁体中文
即时新闻 视频新闻 要闻港闻 社 评国际两岸 财 经 娱 乐 体 育 马 经 副 刊 昔 日

公司註册创新高 平均每月增万多间 李家超:个别行业进转型期 一口气罗列7海外品牌来港
发佈日期 : 2024-08-26


【本报记者报道】行政长官李家超昨天(8月25日)率领21名司局级官员出席在伊利沙伯中学举行的2024年施政报告第二场地区谘询会,继续听取市民对新一份施政报告的意见和建议。李家超会后表示,香港整体经济势头料会持续,但目前处于「转型期」及「洗牌期」,除了有商店结业,也有开业,他更一口气列举7个来港发展的「过江龙」品牌,建议各行业找出创新方法经营,并表明当府会尽量帮助有困难的行业。

约120名来自不同背景的市民参与谘询会,有商界人士提出,政府应延长百分百担保贷款专项计划的还款期,以及宽免或资助商业登记证费用,同时应改善申请基金的处理文件程序。另有从事零售业的人士认为,面对港人消费疲弱,应再考虑派发消费券,以吸引留港消费,指可增加市民幸福及归属感;有提出应向中央申请重推深圳户籍居民「一签多行」,令更多大湾区市民来港购物,带旺市道「抢消费」。李家超回应说:「要先搞人流,然后人气嚟咗,就搞活个财气……搞活人流肯定係我嘅政策嚟」,并将与内地商讨各相关方法或意见。

特首:搞活人流是我政策

李家超在会后接受传媒访问时,谈及本港经济情况,指如今整体势头正面,除最新一季正增长预料将会持续外,联储局日前提及减息时机将至,亦多分析及专家评估很可能9月开始下调利率,他认为,减息会对香港有帮助,并指当企业或投资者得知息口见顶,便会更有信心大展拳脚。

李家超表示,目前香港经济处于「转型期」、「洗牌期」,市场会出现更替,形容有商店会结业、也有商店开业。他引述公司註册处统计数字,指香港成立公司数目创歷来新高,今年首半年註册的本地公司总数达144万间,平均每月增万多间;投资推广署招来的企业数字也较去年同期上升四成,带来380亿元投资、3500多个就业机会。

每个行业都要找出创新方法

李家超一口气朗读多间今年来港的企业,他说:「包括美国轻奢环保鞋履品牌VIVAIA嚟到香港开业,亦都有美国(法国)嘅鞋店好出名嘅HOKA,亦都喺香港开概念店,苏格兰威士忌Macallan公司亦喺中环开旗舰店,日本牛肉饮食店例如「山牛」都嚟香港,并都有拉麵嘅店嚟香港,甚至我睇报纸啦,台湾烧肉店,大坂串烧连锁店等。」

他道出上述品牌,是想说明过渡期内,每个行业都要找出创新方法,发挥自身优势,但当然政府也尽量帮助有困难行业,在财政司司长陈茂波推动下,当局也与三大银行会面,确认中小企信贷风险胃纳措施未改,也会有多项措施配合其融资。

翻查资料,投资推广署去年在疫情过后全力向外推广香港优势以招商引资,截至今年7月,最少协助740间内地及海外企业来港开设或扩展业务,营运首年共带来超过1000亿港元的直接投资和创造超过8,000个新增职位。今年首7个月,投资推广署共协助358间内地及海外企业来港开设或扩展业务,较去年同期多约40%,营运首年共带来超过400亿港元的直接投资和创造超过4000个新增职位。

在358间受助企业中,49间来自「一带一路」沿线经济体,其中新加坡数量最多,佔19间;韩国八间;马来西亚和阿拉伯联合酋长国各四间。按行业分布,从事创新及科技或财经金融和金融科技各有11间;从事创意产业有七间。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