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報道】施政報告地區諮詢會歷時兩小時,李家超在總結發言時強調,市民反映的意見有助官員了解不同地區問題,亦極具啟發性,知道細節才能解鎖問題,特區政府會就市民提出的意見一一研究。
諮詢會分為兩部分。第一部分由行政長官和司局長聽取市民發表意見,議題包括土地房屋、交通運輸、創新科技、金融發展、文創產業、教育、青年、扶貧助弱和醫療服務等。第二部分是小組討論,出席市民分為四組,分別圍繞「拼經濟謀發展」和「惠民生添幸福」兩個主題,與行政長官及司局長進行深入討論。
李家超表示,很高興一連兩個周日在地區諮詢會與市民有直接的交流,聽取大家對施政報告的意見和對香港的願景。他多謝市民的寶貴意見,讓其在制訂政策措施和分配資源的時候,可以更切合社會需要,讓更多市民受惠。市民在發言期間流露出對香港的熱愛和期望,振奮政府不斷努力;會不遺餘力,制定有效措施,做實事、做成事,為市民謀幸福、為經濟謀發展。
李家超在諮詢會後接受傳媒訪問時表示,在看完報告和與解決劏房問題工作組成員討論後,他提出了新建議以供成員參考,冀不止是目前解決劣質居住環境問題,而且長遠可以真真正正處理整個問題。就此,他期望工作組一個月之內再次提交更完善的工作報告。「在諮詢期間有關劏房的不同意見,肯定都會納入考慮。我會在施政報告交代整個處理劏房的做法。」
冀源頭減少學童壓力
有市民關注社會福利,尤其是學童的精神健康、情緒及壓力,問政府會否考慮延長以學校為本的三層應急機制,盡早為有較高自殺風險的學生繼續提供支援。李家超表示,到年底會檢討該機制,檢討也將納入上述意見;與此同時,另一隻腳亦要走得快,減少學童精神健康問題的來源,要重點研究如何令到少些青年需要幫助。
針對其他社福方面的建議,李家超坦言,在社福方面始終有資源和人手限制,故要考慮處理的優次,如某些地區有個別性的欠缺,特別需要照顧,相信相關局長、部門聽到後會盡力去解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