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 05月 03日
星期六
   | 氣 溫 : 27 度
搜尋新聞
簡体中文
即時新聞 視頻新聞 要聞港聞 社 評國際兩岸 財 經 娛 樂 體 育 馬 經 副 刊 昔 日

曾鈺成智庫倡重啟雙非 設基金鼓勵港人生育
發佈日期 : 2017-02-13

曾鈺成(中)智庫提議檢討「零雙非」政策。

前立法會主席曾鈺成成立的智庫組織「香港願景」昨日發表《人口政策的新思維-鼓勵生育、引入人才、研究「雙非」》研究報告,指出本港人口老化,令勞動人口下降,政府對改善人口問題過於保守,故除提議政府鼓勵港人生育及促進非本地畢業生留港發展外,提出應檢討私家醫院的「零雙非」政策,重啟「雙非」產子限額,每年訂為1.5萬至2.5萬個,以補充勞動人口。
本報港聞部報道


計劃召集人曾鈺成指出,隨着勞動力增長逐步減少,本港經濟增長亦將隨即下降,倘政府不設法補充勞動人口,不但為公共財政帶來壓力,亦會影響本港整體的經濟發展,而「人口政策督導委員會」2015年引用長遠財政計劃工作小組報告的估算,本港經濟增長將由2018至2021年度的3.5%,降至2030至2041年的2.5%。香港願意並批評,政府制定人口政策時欠缺明確目標及社會配套,過於保守。


每年限2.5萬個 私院推行


本港「零雙非」嬰兒自2013年特首梁振英推行「零雙非」政策後,數字由每年數萬跌至數百,但「香港願景」指出,本地出生率下降及人才政策發展停滯不前,「雙非」嬰兒可為本港人口結構注入新動力,解決人口老化的威脅,長遠更可為醫療系統帶來資金,促進醫療產業發展。由於「雙非」亦對醫療、教育、住屋、交通甚至其他社會界別造成一定影響,為平衡利弊,政府應盡快啟動針對性措施,為未來於私院重啟「雙非」作出準備。


「香港願景」指出,要有效解決「雙非」子女來港在不同階段對教育、醫療、住屋、地區甚至社會各界別所造成的影響,政府要設立一個能可靠地評估「來港人數」、「來港時期」及「來港所需」的長遠調查追蹤系統,以掌握「雙非」子女來港實際情況和對各項社會經濟設施的需求,從而制定教育及社會各界別的配套措施,而若要為本港人口結構及整個教育系統帶來穩定發展,一個穩定且可預計的「雙非」初生嬰兒數額乃有必要,故建議當局訂定每年介乎1.5萬至2.5萬個「雙非」產子限額,只在私院推行,並最少每三年檢討限額。


高永文稱暫無意改變政策


另外,該智庫認為政府應以協助降低生育成本為出發點,參考其他國家的措施,透過不同形式的經濟支援以鼓勵生育,包括建議設「兒童成長配對儲蓄基金」,先由政府為新生嬰兒作一次性存款,之後和父母共同供款10年,作教育及醫療之用,另建議設立日常開支津貼和優化親職假期待遇等。報告亦指出過往的人才吸納措施欠缺檢討,建議政府優化非本地畢業生在港就業的平台,如擴展研究院畢業生實習計劃和成立專為非本地畢業生而設的就業輔導小組等。


食物及衛生局局長高永文表示一直有監察本港的出生率,暫時無意改變零雙非政策。政府發言人亦表明無意放寬或取消執行多年的「零雙非」政策,發言人表示本港婦產及兒科等醫療服務以及學校學位等,都不能應付每年數以萬計額外初生嬰幼兒。

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