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者健谈】
復活节假期,不少市民都会带同一家大小或与朋友出外旅游,衞生署港口衞生主任范鹏勇医生接受《成报》访问时提醒市民旅游时要预防肠道传染病,此传染病是经由食物或食水传播的疾病。与外游有关的肠道传染病,可以有旅游者腹泻、甲型肝炎、伤寒和霍乱等。
本报港闻部报道
肠道传染病的传播途径通常是透过受污染的手或进食了受污染的食物及食水所引起的。未经煮沸的水、冰块和未经消毒处理的奶类及其制成品也容易引致感染。街边无牌小贩所售的食物亦是高危食物。 严重患者会发热及大便带血
患者一般会出现腹泻、肚痛、疲倦、噁心、肚胀及软弱无力。徵状一般是较轻微而不需要特别治疗,严重者会有发热、及大便带血或黏液的情况。一般来说,徵状只会维持三至五天便自动痊癒。 谈及甲型肝炎的病徵,范医生提醒包括发烧、疲倦、腹部疼痛、食慾不振、作呕、腹泻及黄疸。成人出现病徵的情况较儿童为多,病情不但随年龄增加而变得严重,死亡率也会上升。患者一般需要数星期的时间才能康復。甲型肝炎感染不会造成慢性肝病。 伤寒病徵包括发烧,头痛、疲倦、食慾不振和便秘或肚泻。部分病者或会有脾脏及肝脏会发大,胸口出现玫瑰红色的斑点的情况。严重个案的病者可能会神志不清、肠脏出血、穿破、甚至死亡。如及时治疗,大部分患者可完全康復。 至于霍乱方面,他说大部分患者病徵轻微,但严重时可能会出现大便呈米水状的严重腹泻和呕吐。患者需入院治疗。
甲肝及伤寒可接种预防疫苗
除甲型肝炎、伤寒和霍乱外,大部分肠道传染病并没有预防疫苗。视乎肠道传染病在当地流行的情况,若到一些衞生环境较差的地方,一般都建议旅客接种甲型肝炎和伤寒疫苗。除一些高危人士(如前往救援的人员)外,一般都不建议旅客接种口服霍乱疫苗。
一岁以上的人士均能接种甲型肝炎疫苗。接种过程包括两次疫苗注射,第二次注射通常在第一次注射后的6至12个月内进行。接种第一次注射后,约两星期便有保护作用。由于甲型肝炎的潜伏期平均二至四星期,即使在出发前一刻才注射疫苗,亦有效用。完成两次接种后,终生免疫。
两岁以上人士可以接种伤寒疫苗。伤寒疫苗只需接种一针。疫苗需于出发前最少两星期接种。接种后的免疫能力可维持大约三年,有需要的人士可接种加强剂。即使是接种了伤寒疫苗,亦应注意避免食用可能受到污染的食物和水,因为伤寒疫苗的保护率不足九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