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港闻部报道】继日前获颁有「中国诺贝尔奖」之称的「未来科学大奖——生命科学奖」后,香港中文大学医学院卢煜明教授再获颁「汤森路透引文桂冠奖——化学」 (Thomson Reuters Citation Laureate - Chemistry),以表扬他凭藉血浆DNA诊断技术,开创「无创产前诊断」方法的革命性贡献。根据奖项的主办单位汤森路透知识产权与科技事业部(Intellectual Property and Science Business of Thomson Reuters)表示,「引文桂冠奖」的获奖人在其研究领域极具影响力,因此被视为有可能在不久的将来获得诺贝尔奖。
技术获90多国採用
对于其「无创性产前诊断」研究连日获不同团体颁授荣誉,现为中大医学院副院长(研究)、化学病理学系系主任及李嘉诚健康科学研究所所长的卢煜明教授表示这对他相当鼓舞。卢教授表示:「我代表团队衷心感激各界对有关研究成果的肯定。我们将会继续努力,在分子医学诊断进行更多深入研究,期望可把产前诊断和癌症检测技术再向前推进,令方法更凖确和全面。」
卢教授于1997年加入中大,同年发表孕妇的血浆内存有高浓度的胎儿DNA。卢教授及其团队后来研发了唐氏综合症的无创检验方法,从科学研究层面应用至臨床诊断,成为医学界的重大突破。有关的「无创性产前诊断技术」至今已被全球90多个国家广泛採用,让全球数以百万计的孕妇受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