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 05月 09日
星期五
   | 气 温 : 27 度
搜寻新闻
繁体中文
即时新闻 视频新闻 要闻港闻 社 评国际两岸 财 经 娱 乐 体 育 马 经 副 刊 昔 日

民阵:5万人 警方:9800人 港大:1.4万人  七一游行忧言论自由收窄
发佈日期 : 2018-07-02

民阵「七一游行」 歷年人数比较
七一游行昨日举行,人数较去年减少。
有游行人士表示要声讨包括林郑月娥的「港奸」。
游行队伍包括轮椅人士。
薛先生表示,有机会就要发声,否则日后连游行表达意
秦小姐坦言香港对青年人的空间愈加收窄。
民阵「七一游行」 歷年人数比较
七一游行昨日举行,人数较去年减少。


港昨日时晴时雨,无阻市民上街参与「七一游行」表达不同诉求。有市民不满立法会主席梁君彦玩弄议事程序,抹煞民主声音,也有人希望尽快落实「一人一票选特首」,捍卫香港的民主。民阵公布,今年有五万人参与游行,较去年逾六万人少;警方表示,游行高峰期有9,800人。警方公布的数字,创自2003年的新低;而香港大学社会工作及社会行政学系教授叶兆辉团队统计认为今次游行有1万4千多人。


本报港闻部报道




「七一游行」昨午3时由维园中央草坪出发,游行人士各有诉求。市民康先生表示,目前香港政治环境极差,特别是立法会主席梁君彦每每抹煞反对意见,玩弄议事程序,形容香港议事水平近年急剧下降。黎太携同儿子参与游行,她已是第13年参与其中,希望尽快落实「一人一票选特首」,又批评特首林郑月娥宛如「CY 2.0」,治下港人言论自由愈来愈窄,「她不断打压民主声音,担心香港会变成内地省市」。薛先生认为,现在有机会便应发声,表达政府要尊重市民的诉求。


人数创2003年以来新低


年仅17岁的秦小姐坦言,香港对年轻人的空间愈加收窄,年轻立法会议员遭打压:「希望藉着今次游行,向社会表达诉求,不要再在香港人手上拿走更多应有的权利。」15岁的廖同学关心教育议题,他说,最令他担心的是通识教育变为选修课:「可能是政府不希望学生在参与活动。另外,我有朋友接受『普教中』(即普通话教授中文科)。不过,我不觉得彼此之间中文程度有差别,其实根本就没有必要。」


除了政治,民生议题同样是游行人士关注的范畴。廖小姐说:「因为蕉径村要兴建公路,所以我们不想,因为我们本身蕉径村是农耕地方,不需要双线马路,最主要不迁不拆。」有少数族裔团体参与游行,不满在香港的教育制度下,未能学好中文,难以寻找工作。参与游行的香港融乐会表示,很多少数族裔因为中文水平差,需要从事地盘和保安等工作,难以融入社会。


歌手黄耀明、何韵诗、艺人王宗尧都有参与「七一游行」。何韵诗向《成报》称,特首林郑月娥上任一年来,不断打压异见声音,形造「假和谐」局面:「他们透过打压异己,好像解决了问题,觉得好和谐,自我感觉良好。」


前铜锣湾书店店长林荣基有参与游行,他关注特首林郑月娥上任后,多次提及国家主权,但忽视香港的人权。前政务司司长陈方安生在中央图书馆外中途加入游行队伍,她期望港府尽快重启政改,全面落实「一国两制」、港人治港及高度自治。她又强调:「集会和游行是市民的基本自由,游行并非与政府对抗,只是表达不同诉求,盼政府多听不同声音。」


政府总部东翼前地200人集会


游行队伍龙头在昨午5时许抵达终点环政府总部东翼前地,大约200人在那裏集会。多名立法会议员上台发言,议会阵线区诺轩炮轰立法会主席梁君彦粗暴通过广深港高铁「一地两检」方案。集会在傍晚6时许结束,集会人士和平散去。


民阵召集人叶志衍表示,满意游行人数,又承认林郑月娥日前推出的新房策或影响市民的上街意欲,但强调香港仍有具争议性议题,盼市民来年继续出席。


政府发言人回应「七一游行」时表示,本届政府自上任以来,一直以关心、聆听、行动的诚挚态度,制定并逐步落实多项回应市民诉求的措施,积极担当「促成者」和「推广者」的角色,为香港的社会和经济注入多元动力,为市民,特别是年轻人,创造机会。发言人重申,任何不尊重「一国」、无视宪制秩序、譁众夸张、不实误导的口号,皆不符合香港的整体利益、不利香港的发展。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