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 07月 24日
星期四
   | 氣 溫 : 30 度
搜尋新聞
簡体中文
即時新聞 視頻新聞 要聞港聞 社 評國際兩岸 財 經 娛 樂 體 育 馬 經 副 刊 昔 日

四成患病長者 遇不誠實商人機會增近倍
發佈日期 : 2018-10-05

消委會稱年長消費者月入逾萬元。︵消委會圖片︶
長者如身體患病,較易遇到不誠實商人。
消委會稱年長消費者月入逾萬元。︵消委會圖片︶
長者如身體患病,較易遇到不誠實商人。

【本報港聞部報道】消委會報告指出,如果長者們本身是患病、身體出現殘障等,他們較易被商人欺騙。調查顯示有近40%受訪者認為自己健康情況不佳,至少患上一種疾病,這類長者遇到不誠實商人的機會率,較沒有患病者高出近倍。消委會指出長者受騙後並不熱衷投訴,因過程繁複及麻煩,只會與家人提及。


政府推算本地65歲或以上的人口,將由2016年的116萬上升至2043年的250萬,屆時每3個人便有一位長者。消委會昨日公布的報告以人口特徵,把長者的生理、情緒、認知及行動問題定義為4項個人弱點,例如在生理上為自我評估健康狀況差或非常差,至少被診斷出一種疾病或需要長期服藥;情緒上是被診斷患有抑鬱症、退出有興趣的活動等;認知上則是無法記起5分鐘前發生的事情、自我評估記憶能力差;以及行動上被診斷為中風、柏金遜症或軀體殘障等。


理財平台可助紀錄消費事宜


受訪長者近1,800名,當中有35.7%認為自己在生理上有弱點(例如患病)、13.8%認為在情緒上有弱點(例如抑鬱症)、18.5%認為在認知上有弱點(例如容易善忘),以及5.1%在行動上有弱點(例如中風),而有45%受訪者認為,自己至少有一項弱點。


分析數據發現,有一項弱點的消費者,遇到不良營商手法的機會,較沒有任何弱點者高出99%,若有2項或以上,遇此困境的機會更會倍增,升至198%。消委會稱身體功能下降,影響長者消費,一些輔助工具可幫助長者維持日常活動,例如具有預設提示和記錄追蹤功能的長者友善電子設施,協助長者計劃消費,這類工具可藉投資者教育中心旗下的「錢家有道」理財教育平台得以進一步發展,協助長者管理他們的消費事項,如合約到期及續約問題。


消委會宣傳及社區關係小組主席陳錦榮昨日表示,遇上不公平事件,大多長者是與子女、孫兒或親友講述,而非選擇投訴,因過程繁複或未知可如何求助,商界應盡量配合長者,如字體大小或銷售與之相付的產品。

首頁